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后裔。相傳炎帝后裔有四支,屬于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
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后有一支東遷,于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于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后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后裔以國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擴展資料:
姓氏,是標示家族血緣的符號,最初源自母系社會。遠古夏商周以前,姓和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以別婚姻。同姓即同一祖先繁衍的后代,同姓不可聯姻。相傳神農氏姓姜,軒轅黃帝姓姬,皆從女旁。
表明當時社會曾依女系傳,遺風長存。氏則為同族子孫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會,其作用在“別其子孫所自立”,以別門第尊卑。秦漢以降,姓氏才合而為一。所以,回溯中國歷史,姓氏的出現與綿延,既早且久,持續已四五千年了。迄今全國共有姓氏約14000多個。
宋以后,依循常用漢姓,曾編成《百家姓》,當然遠不止一百家,無非泛指其多而已,其中概括的漢姓,則占至目前總人口的九成以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賴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漫說姓氏的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