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之所以能發出超聲波,是因為它們的叫聲頻率通常在20至60千赫之間,這個范圍恰好在人耳的聽力閾值之外。人類耳朵能感知的聲波頻率上限為20千赫,低于這個頻率的聲波波長較長,容易穿透昆蟲且不會被反射回來,而高于60千赫的聲波在空氣中衰減快速,限制了其傳播范圍,蝙蝠因此選擇在這個范圍內進行交流和定位。
對于飛行速度較慢的蝙蝠,它們能夠利用頻率較高的聲波,因為這些聲波對于它們而言是探測和捕捉獵物的有效工具。例如,短耳三葉鼻蝠能發出高達212千赫的超聲波,是所有蝙蝠中的高頻紀錄保持者。相反,一些犬吻蝠科的蝙蝠則選擇較低的頻率,如小斑點蝠的回聲定位頻率可低至11千赫,這樣既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又不易被昆蟲察覺,從而提高獵食成功率。
總的來說,蝙蝠的超聲波策略是它們適應環境和捕食習性的獨特方式,通過利用不同頻率的聲波,它們能在捕食昆蟲的挑戰中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