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生產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天然青霉素的發酵精制,二是通過化學合成半合成青霉素。
對于天然青霉素,生產過程主要包括菌種發酵和提取精制兩步。首先,選擇產黃青霉菌在固體培養基上進行發酵,25℃培養7-10天后,獲得孢子懸浮液。然后接種到種子罐內,通入無菌空氣,27℃培養24-28小時后,再將種子培養液接種到含有苯乙酸前體的發酵罐中,同樣保持無菌環境和攪拌,27℃下發酵7天。過程中需適時補充原料和培養基。
發酵結束后,通過冷卻過濾,將發酵液處理。在pH2.0-2.5的環境下,使用醋酸丁酯進行多級逆流萃取,得到丁酯萃取液。隨后,將萃取液轉移到pH7.0-7.2的緩沖液中,再轉回丁酯中,經活性炭脫色處理。接著加入成鹽劑,通過共沸蒸餾得到青霉素G鉀鹽。而青霉素G鈉鹽則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鈉型)與鉀鹽交換而制得。
另一種方法則是以6APA作為中間體,通過化學合成,與多種有機酸進行酰化反應,從而創造出各種類型的半合成青霉素,這種方法更為高效和靈活,能夠生成更廣泛的青霉素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