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后的文章:
觸電的實質是電流通過人體,而觸電危險的關鍵在于是否有電流路徑。站在絕緣體上,由于絕緣體阻止電流形成回路,理論上不會直接導致觸電。然而,如果絕緣體附近有其他帶電導體,例如電線,當兩者間電勢差超過36伏特時,就可能引發電擊風險。
絕緣體的絕緣性能取決于電子在物質中的行為,通常情況下,電子被鎖定在價帶和導帶之間,使得絕緣體在常規電壓下表現出良好的絕緣性。然而,溫度升高或雜質的存在可能會導致電子躍遷,使絕緣體導電,這種現象稱為光電導或介電擊穿,此時絕緣狀態就會被破壞。
總之,盡管絕緣體提供了一定的保護,但保持安全距離和避免潛在的電勢差是防止觸電的重要措施。了解絕緣體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電安全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