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號與銀行代碼在金融體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銀行行號,如同每個銀行分支機構的獨特身份證,是人民銀行分配給各銀行用于參與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城市商業銀行匯票系統以及全國支票影像等跨區域支付結算業務的專屬標識。這個12位代碼由3位銀行代碼、4位城市代碼、4位銀行編號和1位校驗位組成,確保了每家銀行分支的獨特識別。
相比之下,銀行代碼,也被稱為SWIFT代碼,是由SWIFT協會和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全球統一銀行識別代碼。它在國際匯款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匯出行只需按照收款行的SWIFTCode發送付款指令,就能準確無誤地將款項轉至對方銀行,猶如個人的身份證號碼在銀行系統中的角色。原名BIC(BankIdentifierCode),由于BIC這個名字可能被誤解為其他銀行識別系統,因此人們更普遍地稱之為SWIFTCode。
總的來說,銀行行號和銀行代碼雖然都是銀行的身份標識,但前者主要應用于國內支付結算,后者則主要在國際匯款中使用,是銀行業務運作中不可或缺的兩個組成部分。理解它們的區別有助于在金融操作中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