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執位和危執位、成執位是古代中國天文歷法中的概念,它們基于黃道十二宮的12個特定位置,對應于12地支的建除十二直。"定"和"執"這兩個稱謂,分別對應地支中的子和丑,表示地球在宇宙空間中經過黃道時所處的特定位置。"危"日對應酉,"成"日對應戊,同樣揭示了地球在黃道上的動態。
在占卜和傳統歷法中,有特定的日子被認為是吉祥的,如除、危、定、執、成、開,這些日子與建、滿、平、破、收、閉相對,被認為是較為有利的時刻。"定執位"中的"定"和"執"都被視為在黃道上的穩定和執行階段,暗示著某種程度的穩定和成功。"成執位"則代表地球在黃道上的成就和開張,表明這是一個可以積極行動的日子。
雖然歷注中的建除十二直對吉兇的看法并不統一,但它們在古代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決策。理解這些概念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時間觀念和宇宙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