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溶液配制時,若未經冷卻至室溫就直接將溶液轉移到容量瓶,由于溶液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冷卻后其體積會收縮,這會導致最終溶液的體積比預期的少。由于容量瓶在定容時需要保持溶液的準確體積,未冷卻就轉移會導致實際加入的溶質量相對增多,因此所配制的溶液濃度會偏高。
配制溶液的過程應遵循特定步驟,其中關鍵的一環是精確控制溶液體積。在選定的容量瓶中,無需計算水的具體用量,只需保證溶質按預定體積加入。然而,容量瓶并非溶解或稀釋溶液的理想工具,尤其是堿性溶液,它們也不適合在容量瓶內進行化學反應。溶液配置完成后,應將溶液轉移至干燥、潔凈的試劑瓶中妥善保存。
溶液的配制流程包括計算所需溶質的量,使用天平(固體)或量筒(液體)進行稱量和量取,然后溶解或稀釋。轉移溶液時,需沿玻璃棒小心注入,確保無溶質流失。燒杯和玻璃棒要用蒸餾水洗滌,確保清潔。在定容階段,需以水平視線與瓶內凹液面最低點相切,以保證溶液的準確體積。最后,移液并貼好標簽,以便后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