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當股東選擇退股時,股份轉讓并完成工商變更,相應的會計記錄如下:
借:實收資本--退股人
貸:其他應付款--退股人
接著,新股東通過支付股份收購資金,其入賬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新股東
如果公司清算后出現虧損,需要對退股股東的虧損進行分攤。虧損金額以紅字表示:
借:利潤分配--退股某(紅字)
貸:應付利潤--退股某(紅字)
同時,還需記錄在應付利潤中減少的金額:
借:應付利潤--退股某(紅字)
貸:其他應付款--退股某(紅字)
當退股人領取股金時,會計分錄為:
借: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的會計準則,退股時可能會通過“庫存股”科目進行核算,避免“實收資本”科目余額的減少。具體操作為:
借:庫存股(按退股股份的金額計算)
借:資本公積(差額部分沖減資本公積,如不足,再沖減盈余公積)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庫存股”科目在期末可能會顯示負余額,代表公司持有待處理的股份,未來可通過其他交易如股東加入或資本轉增來平衡該科目,但不能出現貸方余額。
總的來說,退股的會計處理涉及多個賬戶的交互,確保了公司財務記錄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