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工藝流程
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工藝流程
2、測量工作。(1) 測量并定位附屬構筑物和管道中線位置,識別可能與管道沖突的地下和地上構筑物。(2) 核對永久水準點,設置臨時水準點。(3) 核對管道接頭位置和高程,確保與原有管道連接正確。(4) 放樣挖槽邊線,確定臨時用地和土料堆放界。(5) 測量地面高程,確定開挖深度和控制板埋設高程。控制板埋設間距一般為15至20米,除特殊情況外。(6) 保護測量標準不受損壞,禁止攀登高程樁或控制板。3、降水作業:在溝槽開挖過程中,如有地下水,則需采用井點降水方法。每套井點總管長度不宜超過50米,分管長度不宜超過6米,井點間距應為1米。確保地下管線中心與井點間距不小于4米,管線施工完成后方可拆除。4、溝槽開挖。
導讀2、測量工作。(1) 測量并定位附屬構筑物和管道中線位置,識別可能與管道沖突的地下和地上構筑物。(2) 核對永久水準點,設置臨時水準點。(3) 核對管道接頭位置和高程,確保與原有管道連接正確。(4) 放樣挖槽邊線,確定臨時用地和土料堆放界。(5) 測量地面高程,確定開挖深度和控制板埋設高程。控制板埋設間距一般為15至20米,除特殊情況外。(6) 保護測量標準不受損壞,禁止攀登高程樁或控制板。3、降水作業:在溝槽開挖過程中,如有地下水,則需采用井點降水方法。每套井點總管長度不宜超過50米,分管長度不宜超過6米,井點間距應為1米。確保地下管線中心與井點間距不小于4米,管線施工完成后方可拆除。4、溝槽開挖。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97898952.jpg)
1、準備工作:在開挖溝槽前,必須完成實地測量和放線工作,同時設立臨時水準點。測量人員需認真復核圖紙,精確掌握數據,并與施工團隊密切合作,確保準確測量。2、測量工作: (1) 測量并定位附屬構筑物和管道中線位置,識別可能與管道沖突的地下和地上構筑物。 (2) 核對永久水準點,設置臨時水準點。 (3) 核對管道接頭位置和高程,確保與原有管道連接正確。 (4) 放樣挖槽邊線,確定臨時用地和土料堆放界。 (5) 測量地面高程,確定開挖深度和控制板埋設高程。控制板埋設間距一般為15至20米,除特殊情況外。 (6) 保護測量標準不受損壞,禁止攀登高程樁或控制板。3、降水作業:在溝槽開挖過程中,如有地下水,則需采用井點降水方法。每套井點總管長度不宜超過50米,分管長度不宜超過6米,井點間距應為1米。確保地下管線中心與井點間距不小于4米,管線施工完成后方可拆除。4、溝槽開挖: (1) 在降水地區,應在設備運行4天后開挖溝槽,開挖放坡比例應為1:1。嚴格控制槽底高層,保留20厘米土層由人工清除。 (2) 若超挖,應使用素土回填,并用碎石墊層找平。如土質不佳,應換填級配碎石加固,厚度不小于4厘米。防止溝槽積水,及時清理集水坑。5、管道基礎施工:使用C20混凝土澆筑管道基礎。平基找平時標高宜高于設計2厘米,振實混凝土后復測標高。安裝圓管并支立模板,澆筑管座混凝土。6、安管安裝: (1) 提前2天將圓管運至現場,按施工要求沿線放置。使用吊車吊裝前清理平基雜物,確保圓管軸線正確,接縫寬度不超過1厘米。 (2) 安裝時調整圓管位置,確保穩定,避免滾動。施工人員需戴頭盔,聽從起重機指揮,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現場。及時清理管道內部污物,防止堵塞。
混凝土排水管道施工工藝流程
2、測量工作。(1) 測量并定位附屬構筑物和管道中線位置,識別可能與管道沖突的地下和地上構筑物。(2) 核對永久水準點,設置臨時水準點。(3) 核對管道接頭位置和高程,確保與原有管道連接正確。(4) 放樣挖槽邊線,確定臨時用地和土料堆放界。(5) 測量地面高程,確定開挖深度和控制板埋設高程。控制板埋設間距一般為15至20米,除特殊情況外。(6) 保護測量標準不受損壞,禁止攀登高程樁或控制板。3、降水作業:在溝槽開挖過程中,如有地下水,則需采用井點降水方法。每套井點總管長度不宜超過50米,分管長度不宜超過6米,井點間距應為1米。確保地下管線中心與井點間距不小于4米,管線施工完成后方可拆除。4、溝槽開挖。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