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市鰲山衛
青島即墨市鰲山衛
鰲山衛地區擁有寬闊的海港,水深適中,為規則半日潮,潮差1.2米。近岸海底為沙質,灘頭平緩綿長,是養殖業發達的地方,海帶、扇貝等是常見的養殖品種。公路方面,鰲山衛-即墨線貫穿鎮區,交通便利。鰲山衛屬于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大風日平均為50天,多集中在冬春兩季,年霧日平均為34天,主要集中在6~8月。這里不僅是山東半島陸海相通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軍事戰略要地。
導讀鰲山衛地區擁有寬闊的海港,水深適中,為規則半日潮,潮差1.2米。近岸海底為沙質,灘頭平緩綿長,是養殖業發達的地方,海帶、扇貝等是常見的養殖品種。公路方面,鰲山衛-即墨線貫穿鎮區,交通便利。鰲山衛屬于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大風日平均為50天,多集中在冬春兩季,年霧日平均為34天,主要集中在6~8月。這里不僅是山東半島陸海相通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軍事戰略要地。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89133252.jpg)
鰲山衛是中國山東省即墨市下轄的一個鎮,位于嶗山灣北側,距離青島約35公里。自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魏國公徐輝祖派遣廉高在此建筑衛城,以附近的鰲山命名,設立衛所以來,鰲山衛便成為山東半島重要的海防要地。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鰲山衛撤衛并入即墨縣。鰲山衛三面環山,西北有天柱山、四舍山,西南有鶴山、馬山,東南有鳳凰山、高山、鷹嘴山,這些山峰的海拔均在150~300米之間。山體主要由火成巖構成,上部坡度約為30°,下部坡度較為平緩,多為梯田。山間地勢平坦,形成較寬的通道,向北可達膠東腹地,向西進入膠濰平原,向南則通往青島。鰲山衛地區擁有寬闊的海港,水深適中,為規則半日潮,潮差1.2米。近岸海底為沙質,灘頭平緩綿長,是養殖業發達的地方,海帶、扇貝等是常見的養殖品種。公路方面,鰲山衛-即墨線貫穿鎮區,交通便利。鰲山衛屬于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大風日平均為50天,多集中在冬春兩季,年霧日平均為34天,主要集中在6~8月。這里不僅是山東半島陸海相通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軍事戰略要地。2014年,日本為奪取德國在青島及膠濟鐵路沿線的勢力范圍,進攻青島時,有一部分日軍曾在此登陸,并向青島推進,增強了攻城力量。如今的鰲山衛鎮位于即墨市東部沿海,距離青島市43公里,即墨市東20公里。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衛,設有海防軍屯機構。鎮內東臨黃海,南屏嶗峰,山巒環繞,被譽為“形勝為東方冠”。總面積9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9.8公里,轄63個行政村,共有15191戶,51352人。鰲山衛鎮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鎮區距青島民航機場25公里,離藍村火車站50公里,青萊路和鰲藍路兩條省級公路穿越而過,還設有3000噸級的鰲山港碼頭,通航全國各地。近年來,鎮政府大力發展旅游業,建成了鶴山風景管理區、東京山民俗游覽區、大、小管島及鰲山港碼頭等景點,吸引眾多游客。鎮內高山海島相映成趣,是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以建設濱海旅游度假小城市為目標,鰲山衛鎮積極推動城市化進程。2000年,被確定為“山東省中心鎮”和“青島市重點小城鎮”。鎮政府對《鰲山衛鎮總體規劃》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在此基礎上,確定了“一點、三園、五區”的總體布局框架,努力塑造城鎮新形象。
青島即墨市鰲山衛
鰲山衛地區擁有寬闊的海港,水深適中,為規則半日潮,潮差1.2米。近岸海底為沙質,灘頭平緩綿長,是養殖業發達的地方,海帶、扇貝等是常見的養殖品種。公路方面,鰲山衛-即墨線貫穿鎮區,交通便利。鰲山衛屬于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大風日平均為50天,多集中在冬春兩季,年霧日平均為34天,主要集中在6~8月。這里不僅是山東半島陸海相通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軍事戰略要地。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