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pH=1的NaHSO 4 溶液:c(H + )=c(SO 4 2- )十c(OH - )
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pH=1的NaHSO 4 溶液:c(H + )=c(SO 4 2- )十c(OH - )
B項涉及含有AgCl和AgI固體的懸濁液,其離子濃度排序為c(Ag+)>;c(Cl-)>;c(Br-)。這一結論基于沉淀溶解平衡原理,AgCl和AgI的溶度積常數不同,導致Ag+離子濃度最高,其次是Cl-離子,Br-離子濃度最低。因此,B項的描述有誤。C項探討了H2CO3的兩步電離情況,指出c(H+)>;c(HCO3-)>;c(CO32-),但c(HCO3-)并不等于c(CO32-)。這是因為H2CO3的第一步電離強于第二步,導致H+離子濃度最高。C項中雖然電離順序正確,但忽略了HCO3-與CO32-濃度不等的情況。
導讀B項涉及含有AgCl和AgI固體的懸濁液,其離子濃度排序為c(Ag+)>;c(Cl-)>;c(Br-)。這一結論基于沉淀溶解平衡原理,AgCl和AgI的溶度積常數不同,導致Ag+離子濃度最高,其次是Cl-離子,Br-離子濃度最低。因此,B項的描述有誤。C項探討了H2CO3的兩步電離情況,指出c(H+)>;c(HCO3-)>;c(CO32-),但c(HCO3-)并不等于c(CO32-)。這是因為H2CO3的第一步電離強于第二步,導致H+離子濃度最高。C項中雖然電離順序正確,但忽略了HCO3-與CO32-濃度不等的情況。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96271452.jpg)
A項分析表明,在pH值為1的NaHSO4溶液中,確實存在電荷守恒關系。具體而言,c(Na+)+c(H+)=2c(SO42-)+c(OH-)。鑒于c(Na+)=c(SO42-),可以得出c(H+)=c(SO42-)+c(OH-),因此A項表述正確。B項涉及含有AgCl和AgI固體的懸濁液,其離子濃度排序為c(Ag+)>c(Cl-)>c(Br-)。這一結論基于沉淀溶解平衡原理,AgCl和AgI的溶度積常數不同,導致Ag+離子濃度最高,其次是Cl-離子,Br-離子濃度最低。因此,B項的描述有誤。C項探討了H2CO3的兩步電離情況,指出c(H+)>c(HCO3-)>c(CO32-),但c(HCO3-)并不等于c(CO32-)。這是因為H2CO3的第一步電離強于第二步,導致H+離子濃度最高。C項中雖然電離順序正確,但忽略了HCO3-與CO32-濃度不等的情況。D項討論了NaHC2O4和Na2C2O4兩種物質的混合物,當它們物質的量相等時,通過物料守恒可以推導出3c(Na+)=2[c(HC2O4-)+c(C2O42-)+c(H2C2O4)]。這表明D項的表述符合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原則,是正確的。綜上所述,A、D兩項表述正確,而B、C兩項則存在錯誤。值得注意的是,解析這類問題時,需要仔細分析電荷守恒、物料守恒及化學平衡原理,確保每個細節都準確無誤。
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pH=1的NaHSO 4 溶液:c(H + )=c(SO 4 2- )十c(OH - )
B項涉及含有AgCl和AgI固體的懸濁液,其離子濃度排序為c(Ag+)>;c(Cl-)>;c(Br-)。這一結論基于沉淀溶解平衡原理,AgCl和AgI的溶度積常數不同,導致Ag+離子濃度最高,其次是Cl-離子,Br-離子濃度最低。因此,B項的描述有誤。C項探討了H2CO3的兩步電離情況,指出c(H+)>;c(HCO3-)>;c(CO32-),但c(HCO3-)并不等于c(CO32-)。這是因為H2CO3的第一步電離強于第二步,導致H+離子濃度最高。C項中雖然電離順序正確,但忽略了HCO3-與CO32-濃度不等的情況。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