莖是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部分,是種子內胚的胚芽向地面延伸的結果,它構成了植物體的中軸。莖上長有枝和葉,帶有葉和芽的莖被稱作枝條。根據其生長位置,莖可以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類。地上莖的形態多樣,可分為直立莖、匍匐莖、攀援莖和纏繞莖。直立莖垂直挺立在地面上,如小麥和楊樹。匍匐莖平臥于地面,在節處生出不定根,如甘薯和草莓。攀援莖通過卷須等特殊器官攀附他物上升,例如葡萄、黃瓜等。纏繞莖則通過莖本身纏繞他物生長,例如牽牛花。某些植物的莖兼具攀援莖和纏繞莖的特點,如萱草,這類植物被稱為藤本植物。根據莖的木質化程度,莖可以分為木本莖和草本莖兩類。木本莖木質化程度高,可以生長多年,如蘋果、梨、桃、松、杉等喬木。如果沒有明顯主干或主干不明顯的,則是灌木,如紫穗槐、花椒、茶等。草本莖則木質化程度較低,比較柔軟,根據其生存期的長短,可進一步分為一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草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在播種當年開花結實后全株枯萎。二年生草本植物如蘿卜、甜菜、洋蔥、冬小麥、白菜等,第一年只長莖葉,第二年開花結實后死亡。多年生草本植物如馬鈴薯、洋姜、甘蔗、苜蓿、蘆葦等,地上部分每年枯死,地下部分仍能存活多年。莖的形態和結構的多樣化,不僅適應了不同的生長環境,也為植物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此外,莖還具有各種變態,如莖卷須、莖刺、肉質莖等,這些變態不僅增加了莖的功能性,也使得植物更好地適應了自然環境。地上莖的變態種類豐富,包括莖卷須、莖刺和肉質莖等。莖卷須是攀援植物的枝條變態而成,如黃瓜和葡萄。莖刺則是在山植和柑桔等植物中,莖的一部分變成刺,起到防止動物傷害的保護作用。肉質莖則出現在仙人掌和榨菜等植物中,具有儲存水分的功能。地下莖與根相似,但仍然保留了莖的特征,如明顯的節和節間、頂芽、退化葉和腋芽以及不定根的發生。因此,地下莖容易與根區分開來。地下莖的變態包括根狀莖、塊莖、球莖和鱗莖等。根狀莖是指匍匐生長于土壤中的地下莖,形態變為根狀,如蓮的根狀莖為藕,竹的根狀莖為竹鞭。塊莖則是短縮肥大的地下莖,如馬鈴薯。球莖是肥大、短而扁圓的地下莖,如荸薺。鱗莖是由肉質鱗片葉包裹著的短縮莖(鱗莖盤)組成,如洋蔥、大蒜、水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