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自幼飽讀詩書,才思敏捷,但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次落第。細陽子學識淵博,才智過人,為何也多次未能通過科舉?這就是所謂的“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點頭”。直到46歲(一說64歲),呂洞賓再次赴試,他在長安的一家酒肆中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在墻壁上隨意題寫了詩句,呂洞賓見其文采飛揚,不禁大為驚嘆。
道士相貌奇特,詩風飄逸,仙氣十足,呂洞賓連忙拜問其姓名。道士笑道:“我名鐘離權,云房是我的字。”隨即要求呂洞賓也吟一絕,以便他觀察呂洞賓的志向。呂洞賓揮筆題詩一首:
生在儒家遇太平,懸纓垂帶布衣輕,誰能世上爭名利,臣侍玉皇斗上清。
漢鐘離看完詩后,臉上露出喜悅之色,邀請呂洞賓同榻而臥。漢鐘離親自煮黃粱,呂洞賓在酒肆中昏昏入睡。在夢中,呂洞賓以舉子身份進京參加科舉考試,最終成為狀元,歷任臺諫、翰苑、秘閣及指揮使等重要職位,任職近40年,又任丞相10年。他兩娶富貴人家之女,生子結婚,家中孫兒繞膝,簪笏滿門,權勢顯赫,生活極為榮華富貴。
然而,呂洞賓在夢中偶因上殿時的差錯,被治重罪,家產被抄沒,妻離子散,被流放嶺南。呂洞賓一身孑然,勞苦憔悴,立于風雨中長嘆。夢醒后,他看到黃粱尚未煮熟,漢鐘離笑著吟道:
黃梁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呂洞賓頓時領悟到,高官厚祿、富貴榮華只是轉瞬即逝的事。他向漢鐘離拜別,請求傳授度世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