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事略》翻譯
《先妣事略》翻譯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周孺人去世。兒女們都很小,他們看到家里大人哭泣,也跟著哭泣,以為娘只是睡著了。真是令人痛心。隨后,家里請來畫工為周孺人畫遺像,將兩個孩子帶到畫工面前,對他說:“遺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畫,鼻子以下照淑靜畫。”因為這兩個孩子面容很像母親。周孺人名叫桂。她的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學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吳家橋。吳家橋位于昆山縣城東南,離城三十里,經過千墩浦,到南直橋,沿小河往東即到。村里聚居著許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個哥哥都因為富有而出名,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氣地與村里人談家常,看到小輩外甥侄子個個都喜歡。
導讀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周孺人去世。兒女們都很小,他們看到家里大人哭泣,也跟著哭泣,以為娘只是睡著了。真是令人痛心。隨后,家里請來畫工為周孺人畫遺像,將兩個孩子帶到畫工面前,對他說:“遺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畫,鼻子以下照淑靜畫。”因為這兩個孩子面容很像母親。周孺人名叫桂。她的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學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吳家橋。吳家橋位于昆山縣城東南,離城三十里,經過千墩浦,到南直橋,沿小河往東即到。村里聚居著許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個哥哥都因為富有而出名,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氣地與村里人談家常,看到小輩外甥侄子個個都喜歡。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96311952.jpg)
周孺人于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出生,十六歲嫁入我家。第二年,她生下了我的大姊淑靜。一年后,我出生,又一年,她生下一男一女,一個剛生下不久就去世了,另一個也只存活了一年。再過了一年,她生下了有尚,懷胎十二個月。第二年,她生下了淑順,又一年,她生下了有功。有功出生后,周孺人比以前更加健壯地哺育他。然而,她常常皺著眉頭對幾個女傭說:“我苦于生了這么多孩子。”一個老婆子端來一杯水,里面放著兩個田螺,說:“喝了這杯水,就不會再經常懷孕了。”周孺人拿起杯子,一飲而盡,從此聲音嘶啞,不能說話。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周孺人去世。兒女們都很小,他們看到家里大人哭泣,也跟著哭泣,以為娘只是睡著了。真是令人痛心!隨后,家里請來畫工為周孺人畫遺像,將兩個孩子帶到畫工面前,對他說:“遺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畫,鼻子以下照淑靜畫。”因為這兩個孩子面容很像母親。周孺人名叫桂。她的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學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吳家橋。吳家橋位于昆山縣城東南,離城三十里,經過千墩浦,到南直橋,沿小河往東即到。村里聚居著許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個哥哥都因為富有而出名,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氣地與村里人談家常,看到小輩外甥侄子個個都喜歡。周孺人到吳家橋娘家,就做棉花活。進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線,常常點盞小燈,勞動到深夜。外祖父三天兩天差個人送來東西。家里不缺吃食,周孺人卻終日勞苦,好像窮得揭不開鍋。冬天生爐火用的炭屑,叫丫環做成炭團,一顆挨一顆曬在臺階下面。屋里沒有廢物,家里沒有閑人。兒女大的牽著衣服,小的抱在懷里,手里還不停地縫縫補補,間間房里干干凈凈。待傭人有恩惠,傭仆即使被責打,背后也不忍心責怪她。吳家橋每年要送來魚、蟹、糕餅,總是人人可以吃到。家里人聽說吳家橋有人來,個個都歡喜。我七歲時和堂兄有嘉進學塾讀書。每逢陰雨天氣,堂兄總是在學塾里過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開,但不能留住,必定要趕回家。周孺人常在半夜醒來,叫我低聲背誦《孝經》,要我背誦得沒有一個字錯漏,她才高興。周孺人去世后,外祖母何孺人也病逝。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逝;四姨媽嫁在顧家,又病逝;一連死了三十個人才停止。只有外祖父和二舅還健在。周孺人故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靜嫁給王三接,這是孺人生前應允的。故世十二年后,我補上了生員,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孺人生前給我訂定的。一年以后我有了個女兒,我們夫婦都很喜愛女兒,格外想念孺人。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著眼淚,回想她生前的幾件事,仿佛象是昨天發生的一樣,別的什么,都記不起來了。世界上竟有沒有娘親的人么!天啊,多么悲痛啊!
《先妣事略》翻譯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周孺人去世。兒女們都很小,他們看到家里大人哭泣,也跟著哭泣,以為娘只是睡著了。真是令人痛心。隨后,家里請來畫工為周孺人畫遺像,將兩個孩子帶到畫工面前,對他說:“遺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畫,鼻子以下照淑靜畫。”因為這兩個孩子面容很像母親。周孺人名叫桂。她的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學生;外祖母姓何。外祖父家世世代代居住在吳家橋。吳家橋位于昆山縣城東南,離城三十里,經過千墩浦,到南直橋,沿小河往東即到。村里聚居著許多人家,全都姓周。外祖父和他的三個哥哥都因為富有而出名,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氣地與村里人談家常,看到小輩外甥侄子個個都喜歡。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