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留置導尿拔管前應注意什么?如何夾管?
長期留置導尿拔管前應注意什么?如何夾管?
1.對于排尿困難且膀胱內潴留尿量較多的患者,初次放尿量不應超過1000毫升,其余部分應在1~2小時后再放出,直至排盡。若一次性放尿過多,可能導致膀胱內壓力驟降,引發血管破裂、大出血或血容量下降而突發休克。2.留置導尿后,感染風險較高,有研究指出,留置導尿后3天內發生下尿路炎癥的概率接近100%,因此術后應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3.為了保護膀胱功能,導尿管應每隔2小時用止血鉗夾住一次,進行放尿。4.導尿管留置期間,每日應清潔尿道口,并用0.2%的呋喃西林等消毒液沖洗膀胱。每隔兩天需更換尿袋,每兩周更換一次導尿管。5.若導尿管發生梗阻,導致尿液無法排出,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處理。
導讀1.對于排尿困難且膀胱內潴留尿量較多的患者,初次放尿量不應超過1000毫升,其余部分應在1~2小時后再放出,直至排盡。若一次性放尿過多,可能導致膀胱內壓力驟降,引發血管破裂、大出血或血容量下降而突發休克。2.留置導尿后,感染風險較高,有研究指出,留置導尿后3天內發生下尿路炎癥的概率接近100%,因此術后應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3.為了保護膀胱功能,導尿管應每隔2小時用止血鉗夾住一次,進行放尿。4.導尿管留置期間,每日應清潔尿道口,并用0.2%的呋喃西林等消毒液沖洗膀胱。每隔兩天需更換尿袋,每兩周更換一次導尿管。5.若導尿管發生梗阻,導致尿液無法排出,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處理。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96347752.jpg)
留置導尿術后病人需要關注多個方面的情況,其中包括以下幾點:1. 對于排尿困難且膀胱內潴留尿量較多的患者,初次放尿量不應超過1000毫升,其余部分應在1~2小時后再放出,直至排盡。若一次性放尿過多,可能導致膀胱內壓力驟降,引發血管破裂、大出血或血容量下降而突發休克。2. 留置導尿后,感染風險較高,有研究指出,留置導尿后3天內發生下尿路炎癥的概率接近100%,因此術后應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3. 為了保護膀胱功能,導尿管應每隔2小時用止血鉗夾住一次,進行放尿。4. 導尿管留置期間,每日應清潔尿道口,并用0.2%的呋喃西林等消毒液沖洗膀胱。每隔兩天需更換尿袋,每兩周更換一次導尿管。5. 若導尿管發生梗阻,導致尿液無法排出,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處理。6. 若留置導尿管后排出的尿液為血性,患者不必過于緊張,一般情況下1~3日內會自行消失。但如果血量較大或持續3日以上未消失,應立即就醫。7. 若患者服藥后導尿管通暢,但有尿液從導尿管旁滲出,這可能表明膀胱頸部梗阻有所減輕,可以嘗試拔管。拔管后,多數患者能夠自行排尿。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導尿管拔管前,應確保患者能夠自主排尿,同時要監測患者的排尿情況,確保不會出現排尿困難或感染等問題。另外,拔管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排尿狀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同時,還需注意保持個人衛生,避免感染。
長期留置導尿拔管前應注意什么?如何夾管?
1.對于排尿困難且膀胱內潴留尿量較多的患者,初次放尿量不應超過1000毫升,其余部分應在1~2小時后再放出,直至排盡。若一次性放尿過多,可能導致膀胱內壓力驟降,引發血管破裂、大出血或血容量下降而突發休克。2.留置導尿后,感染風險較高,有研究指出,留置導尿后3天內發生下尿路炎癥的概率接近100%,因此術后應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3.為了保護膀胱功能,導尿管應每隔2小時用止血鉗夾住一次,進行放尿。4.導尿管留置期間,每日應清潔尿道口,并用0.2%的呋喃西林等消毒液沖洗膀胱。每隔兩天需更換尿袋,每兩周更換一次導尿管。5.若導尿管發生梗阻,導致尿液無法排出,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處理。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