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93507652.jpg)
電子商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互聯網出現之前的電子數據交換(EDI),這是一種利用電子數據交換方式來傳遞訂單、發票等貿易文件的早期形式。隨著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和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上網,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經歷了五個主要階段:首先是黃頁型階段,互聯網提供了企業或產品信息,替代了傳統傳播媒介,便于使用、信息豐富、傳播廣泛且成本低廉;其次是廣告型階段,通過多媒體內容增加了信息量,使企業和消費者建立起平等溝通的渠道;接著是銷售型階段,適合網絡銷售的產品開始轉移到互聯網上,以減少流通環節和降低運營成本,當前國內互聯網企業主要處于這一階段,如B2C和B2B模式。隨后進入了整合型階段,前面幾個階段側重于外向商務平臺,內部電子商務從早期的計算機文字處理時代就已經存在,涉及財務管理、庫存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等企業應用層軟件,隨著服務器系統管理軟件功能的增強,企業傾向于采用整合方案,將產品銷售、招聘、招商引資、企業宣傳、售后服務、技術支持等內容上網,消費者、員工、經銷商、零售商、供應商、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可以登錄服務器,瀏覽內容,進行活動,如咨詢、采購、面試、組織會議等,這標志著電子商務成為企業應用平臺,不再局限于人機交互,而是人與人溝通的平臺。最后是在線生產在線消費(POCO)階段,這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最高階段,代表了最大程度的電子商務化。根據Kalakota和Whinston的研究,電子商務應涵蓋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B2B)和企業對消費者電子商務(B2C)兩方面。B2C的內涵包括線上廣告、目錄展示商品、建立虛擬商店及銷售(線上購物)、客戶資料收集及行銷規劃、一對一的個性化營銷、客戶服務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