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93179652.jpg)
母豬產后發燒不食癥是養豬生產中的常見疾病,對母豬和仔豬的健康都有很大影響。癥狀包括體溫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不食、糞便干燥呈球狀、尿量減少且顏色變深。分娩后母豬體溫升高會導致泌乳量減少或停止,造成仔豬整窩死亡,經濟損失嚴重。為了減少該病的發生,養豬戶應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夏季高溫時,母豬過肥易引發高燒,需加強管理以減少疾病發生。具體措施包括保持母豬舍環境清潔、安裝降溫設備如淋浴和排風機,確保通風良好。避免使用發霉飼料,確保飼料新鮮。懷孕母豬飼料中應減少玉米比例,增加麩皮和豆粕比例,夏季還需按1%比例添加生石膏。分娩前三天和產后三天應減少食量,分娩當天不喂食,保證充足飲水。若母豬高燒不食,應對胎兒和母豬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甚至導致死亡。需及時采取措施降低母豬體溫。具體方法包括使用溫水(25-30℃)加入10克洗衣粉洗腸,加入補液鹽(氯化鈉17.5克、氯化鉀7.5克、碳酸氫鈉12.5克、葡萄糖100克)和10克安乃近粉進行補液,注射金諾米先(20%土霉素20毫升)和安乃近(30%-10×3-4支)于母豬頸部肌肉。體溫恢復正常后,可按25-50%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安鈉咖注射液20毫升、維生素B1注射液100微克混合后靜脈緩慢注射,一般1-2次即可。若注射困難,可用新鮮健康豬膽2-3個,加入食醋200-250毫升混合后用胃管一次灌服。除了以上措施外,還需注意其他可能引起豬發燒的疾病,如豬瘟、肺疫、豬流感或豬鏈球菌病等。若癥狀持續不見好轉,建議咨詢當地獸醫站的專業人員,進行實地觀察和診斷,以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