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最大的河叫什么?及簡介。
泰安市最大的河叫什么?及簡介。
大汶河中游自東平縣入境,流經多個村莊,長12公里,為東平所轄河段。大汶河屬季節性河,防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平均年經流量18.83億立方米,每立方米含沙0.53—3.12公斤。歷史上,大汶河的流域及名稱多次變遷。北魏時期,汶水是濟水的支流。北宋時期,梁山泊以北的濟水與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為大清河的支流。明永樂九年開復會通河,引汶濟運,寧陽以北筑壩,以遏入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壩,以遏入海之路。清咸豐五年黃河奪清入海后,汶河成為黃河下游最末一條大支流。從鄣城至戴村壩,沿河綠樹成蔭,水草旺盛。河沙是這一帶的豐富資源,沿河沙場密布,取河之沙是群眾多種經營增加收入的重要項目。
導讀大汶河中游自東平縣入境,流經多個村莊,長12公里,為東平所轄河段。大汶河屬季節性河,防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平均年經流量18.83億立方米,每立方米含沙0.53—3.12公斤。歷史上,大汶河的流域及名稱多次變遷。北魏時期,汶水是濟水的支流。北宋時期,梁山泊以北的濟水與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為大清河的支流。明永樂九年開復會通河,引汶濟運,寧陽以北筑壩,以遏入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壩,以遏入海之路。清咸豐五年黃河奪清入海后,汶河成為黃河下游最末一條大支流。從鄣城至戴村壩,沿河綠樹成蔭,水草旺盛。河沙是這一帶的豐富資源,沿河沙場密布,取河之沙是群眾多種經營增加收入的重要項目。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93480852.jpg)
大汶河,古稱汶水,是黃河在山東的唯一支流,也是泰安市最大的河流。發源于旋崮山北麓,流經多個縣市區,最終匯入東平湖,全長208公里,流域面積8536平方公里。大汶河中游自東平縣入境,流經多個村莊,長12公里,為東平所轄河段。大汶河屬季節性河,防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平均年經流量18.83億立方米,每立方米含沙0.53—3.12公斤。歷史上,大汶河的流域及名稱多次變遷。北魏時期,汶水是濟水的支流。北宋時期,梁山泊以北的濟水與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為大清河的支流。明永樂九年開復會通河,引汶濟運,寧陽以北筑壩,以遏入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壩,以遏入海之路。清咸豐五年黃河奪清入海后,汶河成為黃河下游最末一條大支流。從鄣城至戴村壩,沿河綠樹成蔭,水草旺盛。河沙是這一帶的豐富資源,沿河沙場密布,取河之沙是群眾多種經營增加收入的重要項目。大汶河水流湍急,座灣迎溜險工較多。建國前,全河已有護岸工程6處、殘缺丁壩10座。新中國建立后,1950年加固楊嵐角、障城、劉家所等丁壩和三角壩,對石梁和桑安口險工做了拋石護坡。1951年歲修加固險工25處。此后逐年整修、改建、擴建,至1985年底,兩岸共完成砌石護岸、護灘長27.7公里。建丁壩35座,建三角壩6座,其中灰土壩2座,砌石壩4座。隨著沿岸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沿途的煤礦、造紙廠,對大汶河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也給沿岸的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影響。
泰安市最大的河叫什么?及簡介。
大汶河中游自東平縣入境,流經多個村莊,長12公里,為東平所轄河段。大汶河屬季節性河,防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平均年經流量18.83億立方米,每立方米含沙0.53—3.12公斤。歷史上,大汶河的流域及名稱多次變遷。北魏時期,汶水是濟水的支流。北宋時期,梁山泊以北的濟水與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汶水成為大清河的支流。明永樂九年開復會通河,引汶濟運,寧陽以北筑壩,以遏入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壩,以遏入海之路。清咸豐五年黃河奪清入海后,汶河成為黃河下游最末一條大支流。從鄣城至戴村壩,沿河綠樹成蔭,水草旺盛。河沙是這一帶的豐富資源,沿河沙場密布,取河之沙是群眾多種經營增加收入的重要項目。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