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是一種補益藥材,其拉丁名為Semen Cuscutae。它還有許多別名,如菟絲實、吐絲子、黃藤子、龍須子、蘿絲子、纏龍子、黃蘿子、豆須子等。菟絲子主要以成熟種子入藥,其藥材性狀為類球形,直徑在1~1.5mm之間,表面顏色為灰棕色或黃棕色,布滿細密突起的小點,一端有微凹的線形種臍。其質地堅實,無法用指甲壓碎,氣味清淡,味道甘甜。菟絲子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通常在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植株,曬干后打下種子,去除雜質。其性味歸經為溫性,甘味,歸肝、腎、脾經。菟絲子具有滋補肝腎,安胎,明目,止瀉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陽痿遺精,尿有余瀝,遺尿尿頻,膝酸軟,目昏耳鳴,腎虛胎漏,胎動不安等癥狀,同時也能治療脾腎虛瀉;外用時,適量炒研調敷,或酒浸涂。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陽強不萎及大便燥結者應避免服用菟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