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副駕駛逃逸一般不是違法行為,但應配合調查提供信息,不得隱瞞、偽造證據,否則涉嫌包庇。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駕駛員交通肇事逃逸構成犯罪嗎 撞人逃逸副駕駛有沒有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和副駕駛逃逸是否違法 交通肇事副駕駛逃逸是否違法 為你推薦 交通肇事逃逸,副駕駛逃逸,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交通副駕駛逃逸,是否違法需根據以下情形確定:1、副駕座上的人是“乘車人”,與肇事無關,除非他指使駕駛員違章。2、乘車人應該配合公安機關調查,有義務提供信息,不得隱瞞、偽造證據,否則涉嫌包庇。3、確實不了解情況,無責任。自身也受損失的,也是受害人,也可以獲得賠償。二、肇事逃逸致人重傷該怎么判刑肇事逃逸致人重傷怎么判刑,需要根據情節進行確定:1、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由于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有:1、犯罪主體。要明確交通肇事罪本罪的主體,也就是造成此事故的人。犯罪駕駛人要是一般人,沒有特殊的條件,也就是說得是已經成年了的,且沒有相關精神疾病,心智也正常的人。這其中,犯交通肇事罪的人一般有兩種:(1)在從事與交通相關公職的人員,比如說火車司機、飛機司機、火車變軌人員、管理交通的人員等等,他們沒有履行相關職責,一樣被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體;(2)就是私人駕駛人,某些運輸公司的司機,他們在因為過失而造成了很嚴重的交通事故的時候,也是要被認定為犯罪的主體的;2、犯罪客體。要明確犯罪的客體,客體并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事故對其造成了破壞的交通秩序以及安全。交通運輸的安全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旦發生了交通事故,我們這些普通的民眾的生命和個人財產,都會受到很嚴重的威脅;3、犯罪的主觀條件。在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駕駛人因為要明確是因為過失而造成的事故,如果不是,就不能夠被認定為交通肇事罪。也就是說,在事故發生的時候,駕駛人不應該有任何危險駕駛行為,比如說喝酒、超車超速、超載、搶行等,事故發生的原因得是駕駛人自己的不小心,過失原因。駕駛人在事故發生的時候,應該是不知道其不經意的行為,會造成那么嚴重的后果。這其實就是交通肇事罪的一個主觀條件,即駕駛人沒有主觀意愿上的為惡想法;4、犯罪的客觀條件。在客觀方面,應該是因為違反了交通治安管理法規,而在交通道路上造成的嚴重的交通事故,不是的話,也不能夠認定為交通肇事罪。三、交通規則常識有哪些交通規則常識主要有:1、過馬應走人行道;2、騎自行車應走右側自行車道;3、不準穿越、倚坐人行道、車行道和鐵道口的護欄;4、不準在道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和拋物擊車;5、行駛摩托車的駕駛員和乘坐人員都應當按照規定佩戴安全帽;6、機動車載人不得超過規定人數,客運機動車不得違反規定載貨。一、違反交通規則處罰:1、不系安全帶,記3分,罰100元;2、副駕不系安全帶,記1分,罰50 元;3、行駛中撥打手機,記3分,罰100元;4、行駛中抽煙,記1分,罰100元;5、超速駕駛,記6分;6、副駕駛有不滿14周歲乘坐的,記6分,罰300元;7、有意遮擋號牌,記12分,頂額處罰;8、酒駕,記12分,5年內不得在考取駕照;9、闖紅燈,記6分,罰100元。二、構成交通違章的條件:1、醉酒駕駛機動車;2、飲酒后駕駛;3、超載或超員;4、超速;5、無證駕駛;6、駕駛拼裝或報廢機動車;7、使用偽造駕駛證;8、記滿12分繼續駕車;9、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10、肇事后逃逸;11、不給急救車讓道扣3分;12、無牌照車違章停車 。總之,交通規則常識主要有,過馬應走人行道;騎自行車應走右側自行車道;不準穿越、倚坐人行道、車行道和鐵道口的護欄;不準在道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和拋物擊車;行駛摩托車的駕駛員和乘坐人員都應當按照規定佩戴安全帽;機動車載人不得超過規定人數,客運機動車不得違反規定載貨。【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周業懇律師 執業19年 資質認證 2022-11-28 駕駛員交通肇事逃逸構成犯罪嗎 一、駕駛員交通肇事逃逸構成犯罪嗎1、駕駛員交通肇事逃逸,不一定構成犯罪。具體是:(1)駕駛員交通肇事逃逸,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會受到治安管理處罰;(2)駕駛員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構成犯罪,涉嫌交通肇事罪。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有什么1、交通肇事罪的客體。是指所保護的重大交通運輸安全。因為只有交通肇事并產生重大后果的,才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僅僅是交通肇事而沒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同樣也不是所保護的社會關系,不能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客體;2、交通肇事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3、交通肇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實踐中主要是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對于未滿16周歲,已滿14周歲的人駕駛機動車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4、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過失,也成立過于自信的過失。交通肇事罪所強調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于發生事故的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至于對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規定的注意義務,則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過失,不影響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于其行為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持一種故意的心理態度,那么該行為應當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以及其他相關犯罪論處,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肖紅律師 執業3年 資質認證 2022-08-09 交通肇事副駕駛逃逸是否違法 坐副駕駛不是車輛駕駛人,不存在肇事逃逸的問題。如果副駕駛人是車輛所有人、管理人而慫恿、指使駕駛人逃逸,涉嫌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依法予以懲處。1、副駕座上的人是“乘車人”,與肇事無關,除非他指使駕駛員違章。2、乘車人應該配合公安機關調查,有義務提供信息,不得隱瞞、偽造證據,否則涉嫌包庇。3、確實不了解情況,無責任。自身也受損失的,也是受害人,也可以獲得賠償。一、交通肇事逃逸責任認定和法律責任是什么?1、責任認定: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發生交通事故,肇事當事人本來可能只承擔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了并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逃逸人就要負事故的全部責任。2、損害賠償:交通肇事逃逸的,即使肇事機動車投保了第三者責任險,按保險合同的通常約定,保險公司也不再承擔保險責任,全部賠償責任將由賠償義務人承擔。3、行政處罰: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駕駛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不分事故等級和損害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都將吊銷其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4、刑事責任: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逃逸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其他嚴重后果或違法情節并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吳莉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