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對方不給錢,當事人可申請調解或提起訴訟,準備起訴狀和證據遞交法院。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對方肇事逃逸交警找不到人怎么辦 肇事逃逸對方要5000元合理嗎 肇事逃逸不給錢怎么辦 肇事逃逸不給錢該怎么辦 為你推薦 肇事逃逸不給錢怎么辦 法律分析:肇事逃逸不給錢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肇事方的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作出賠償后仍然不夠的,那么受害人還可以把肇事方起訴到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財產,用來賠償肇事逃逸帶來的損失。總得來說,對于逃逸不給錢的做法,受害人還是有辦法維權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危險駕駛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溫欽友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2-05-13 肇事逃逸對方要5000元合理嗎 肇事逃逸對方要5000元是否合理要視情況來定。肇事逃逸后,如果和對方協商,要5000元不算敲詐的,因為這是雙方私了的情形,但如果不愿意給,可以交給交通部門來處理。依據相關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罰款,還要賠償受害人應有的賠償。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根據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姜超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1-11-19 肇事逃逸對方不給錢的解決辦法有哪些 肇事逃逸的駕駛人不給錢的,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調解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如果當事人要提起訴訟,可以準備好起訴狀以及與案件相關的證據材料遞交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一、債務人不來人民調解怎么辦債務人缺席人民調解的,債權人可以起訴。調解遵循平等和自愿原則,債務人不來調解不能強迫其到場。債權人只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債權人收集好證據材料和準備好起訴狀,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債務人清償到期債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管轄法院,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管轄。二、離婚怎樣走法律程序夫妻一方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法院會對案件審查是否符合起訴條件,對于符合條件的,法院會在七日內予以立案,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法定期限內答辯,當事人根據法院通知的開庭時間及地點準備好訴訟材料。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準予離婚。三、一個人可以離婚嗎一個人不可以離婚,情況具體如下:1、內地居民自愿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2、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自愿離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臺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自愿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訴訟離婚的流程具體如下:1、起草起訴狀,準備證據材料,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遞交起訴狀和證據;2、法院決定是否受理該訴訟;3、法院受理該離婚訴訟案件之后,在法定時間內向對方發送起訴狀副本;4、法院安排開庭時間并向雙方發送傳票;5、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訴訟請求和雙方提交的證據情況對是否準予離婚,以及如何分割財產,子女撫養問題如何解決等問題作出判決。【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第一百二十八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李俐律師 執業3年 資質認證 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