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離事故現場,司法機關對此打擊力度很大。根據法律規定,肇事家人可能需要承擔刑事、民事和行政責任。刑事處罰包括有期徒刑,民事責任推定為全部責任,行政責任可能導致吊銷駕駛證。
法律分析
在現實事務中,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人逃逸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司法機關對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打擊力度也很大。如果出現交通肇事逃逸的情況,肇事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為大家解答。
一、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要負擔什么責任
1.刑事責任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至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
3.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也就是說,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三、交通肇事逃逸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其家人沒有法律上的賠償責任和義務。法律責任應該由肇事者來承擔。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章交通事故處理第九十二條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為你推薦 交通肇事后逃逸人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1、民事責任,如果駕駛人逃逸,則將承擔事故的全部賠償責任,如果對方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2、行政責任,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處200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3、刑事責任,一般的交通肇事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前款規定的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肖茹律師 執業5年 資質認證 2022-01-19 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家人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離事故現場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受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責任的追究。刑事責任包括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罰更重。民事責任是指逃逸方需承擔全部責任,除非能證明對方也有過錯。行政責任包括吊銷駕駛證和罰款。至于肇事者的家人,法律上沒有賠償責任和義務,責任應由肇事者承擔。法律分析一、什么是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據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嚴懲,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要負擔什么責任1.刑事責任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至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這里所說“責任”是指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賠償責任。法律將該責任確定為推定過錯責任,由于當事人逃逸導致事故現場遭到破壞,使交管部門對事故責任難以認定,首先推定其有過錯,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若其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舉證責任。3.行政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也就是說,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三、交通肇事逃逸家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其家人沒有法律上的賠償責任和義務。法律責任應該由肇事者來承擔。結語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種推卸、逃避責任的行為,嚴重擾亂了交通秩序。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將受到嚴懲,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方面,根據刑法規定,逃逸者可能面臨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則可能面臨更長的刑期。民事責任方面,逃逸者將承擔全部責任,除非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才可減輕其責任。行政責任方面,逃逸者可能面臨吊銷駕駛證并終生不得重新取得的處罰。值得注意的是,肇事者的家人在法律上沒有賠償責任和義務,法律責任應由肇事者本人承擔。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章 調 查 第三節 交通肇事逃逸查緝 第四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管轄區域和道路情況,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緝預案,并組織專門力量辦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發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立即啟動查緝預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過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查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七條 交通警察利用職權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索取、收受賄賂,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〇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殷暉律師 執業2年 資質認證 2024-02-23 事故逃逸后,車主承擔什么樣責任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于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情形,其車主為機動車駕駛人的情形,對于尚不構成犯罪的情形,是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對于交通肇事后逃逸造成人員損傷或者是財產損失的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是需要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需要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對于車主不是當時機動車駕駛人的情形,則不需要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有下列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第一千二百一十條當事人之間已經以買賣或者其他方式轉讓并交付機動車但是未辦理登記,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 鹿靜律師 執業7年 資質認證 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