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構成條件包括死亡或重傷人數、負事故責任、無能力賠償等情形。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條件包括酒駕、無駕照、安全裝置不全等情形。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什么才算肇事逃逸?怎么去定義 肇事逃逸怎么認定 肇事逃逸會怎么處理 怎么判定肇事逃逸 為你推薦 什么才算肇事逃逸?怎么去定義 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自己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沒有任何原因離開事故現場。從而導致在進行交通事故處理的過程當中,對其行為沒有辦法進行最終確認。而交通肇事逃逸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避免承擔責任。所以只要在某種范圍內,你出現了這樣的舉動,都是會按照交通肇事逃逸來進行處理的。其實從這一點就可以明確的看出,交通肇事逃逸并不是簡單的通過你的行為,而是通過你的目的來進行判定的。個人建議。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首先需要對被害人進行一定程度的緊急救治,從而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如果自己實在不會掌握任何的急救知識,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快速的撥打120。讓專業的醫護人員趕到現場進行救治,但與此同時,也需要撥打幺幺零電話報警,讓交警部門來這里維護現場秩序,避免產生更大的糾紛。而且如果你本人沒有太大問題的話,就需要在現場等待交警的詢問,同時也需要到警局里邊兒錄制筆錄。擴展資料。交通肇事構成犯罪后逃逸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理肇事者違章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此時肇事者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同時肇事者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駕車逃逸,但沒有因逃逸而造成嚴重后果。這種情況符合刑法第133條規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加重處罰情節,對肇事者應處三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未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一般包括以下三種:1、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得到其他人的及時救助而脫離危險,從而沒有造成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后果。2、雖然在逃逸過程中已發生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但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沒有因果關系。3、行為人肇事將他人撞成重傷,但并不具有使其死亡的現實危險性。 賈寶驊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14-04-27 肇事逃逸怎么認定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的認定標準:主要包括八種情形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楊麗芬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2-01-18 怎么判定肇事逃逸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機動車駕駛員在發生交通事故的同時,擅自逃離事故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責任無法確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脫責任的行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麻剛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