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車出事故,車主責任取決于是否存在過錯。若車主無過錯,不需承擔賠償責任;若有過錯,需承擔相應責任。賠償責任由車主或保險人承擔。交通事故處理流程包括報案和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法律分析
借車出了事故,車主是否承擔責任,要看車主對于該交通事故的發生有無過錯,具體如下:
一、車主不存在過錯,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車主將機動車出借后,發生交通事故,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車主對損害發生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車主對交通事故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車主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它應當認定車主有過錯的情形。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賠償承擔:
1、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2、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
3、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交通事故處理流程:
一、向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報案。
除了適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的少數交通事故案件外,大多數交通事故案件的處理都依賴于公安交管部門。當一起交通事故發生以后,當事人應當盡可能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交管部門報案。如果交通事故的當事人都造成重傷或者昏迷的,經過的路人也有義務向交通管理部門報案。
二、交通管理部門趕赴交通事故現場進行處理。
一般情況下,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只需要有一名交警人員到現場處理,而適用交通事故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則至少要有兩名交警進行處理。對于重大,特別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還需其他部門幫忙,比如醫療救護部門。交警趕赴現場后,首先要對現場進行處理,盡快恢復正常的交通秩序。同時對于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還要進行現場勘查。
三、交通管理部門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交通管理部門在充分了解事故情況時,并結合收集到的各種證據,客觀、公正的制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分清事故當事人各方的事故責任。
四、交通管理部門對事故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據有關規定,對肇事責任人予以警告、罰款、吊扣、吊銷駕駛證或拘留的處罰。
五、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交管部門可以在雙方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進行為期10天的調解。
1、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合法、公正、自愿、及時的原則進行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
2、交通警察調解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按照下列程序實施:
(1)告知各方當事人權利、義務;
(2)聽取各方當事人的請求及理由;
(3)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事實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當事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4)計算損害賠償的數額,確定各方當事人承擔的比例,人身損害賠償的標準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有關規定執行,財產損失的修復費用、折價賠償費用按照實際價值或者評估機構的評估結論計算;
(5)確定賠償履行方式及期限。
3、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當場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由各方當事人簽字,分別送達各方當事人。
4、當事人申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六、受害方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于當事人不同意調解,或者在法定的調解期限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受害方可向法院起訴,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一)起訴和受理
1、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1)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3)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2、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審理判決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1、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當事人陳述;
(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3)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4)宣讀鑒定意見;
(5)宣讀勘驗筆錄。
2、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3)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
3、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
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條的規定確定其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機動車存在缺陷,且該缺陷是交通事故發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無駕駛資格或者未取得相應駕駛資格的;
(三)知道或者應當知道駕駛人因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駕駛機動車的;
(四)其它應當認定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過錯的。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借車給別人出車禍了車主有責任嗎 借車給別人出車禍了車主有責任嗎 借車給別人出車禍了車主有責任嗎 借車給別人出車禍了車主有責任嗎 為你推薦 車子借給別人出了車禍 車主要負責嗎 法律分析:借車出車禍,車主不一定要承擔責任,車主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需要承擔交通事故的責任,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和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借車后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沒有過錯的,不需要承擔任何賠償責任,相反,車主還可向駕駛人主張返還完好無損的車輛或主張賠償,在有過錯的情況下,車主才需要承擔責任,而且責任大小是根據自己過錯的程度,按照相應的比例來承擔的。車主有過錯的情形包括了:1、明知借車人存在飲酒或吸或吸食毒品的情況仍借出車輛,2、明知借車人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駕駛證已經過期3、明知車輛剎車系統或動力系統存在故障,可能會發生危險。4、其他車主存在過錯的情形。因此,借車出車禍,車主除了上述情況,就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第一千二百零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封躍平律師 執業15年 資質認證 2022-03-14 借車出車禍車主要承擔責任嗎 法律分析:借車給別人出了事故車主一般情況下沒有責任,但是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賠償一般是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由有過錯的當事人承擔賠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一千二百零九條 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損害的發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劉立杰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