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5/wz/18351814152.jpg)
家長關注孩子成績,幾乎每次考試后必問。這背后可能出于關心,也可能只是找話聊。有的家長還提供教育建議,詢問家教情況,孩子讀書時間,未來大學專業,甚至考慮提前入學。面對這些提問,家長選擇不回應,或強調不喜歡孩子間比較,支持孩子自主發展。隨著孩子成績持續優秀,從11年級起,家長的詢問逐漸減少。因為成績出眾,家長不再詢問輔導或方法。相反,他們開始推薦學習資料,盡管孩子可能無法理解,但這反映了他們的好意。家長理解這種過度關注對孩子的壓力,也明白這可能并非孩子所需。家長的做法體現了對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而非過度干預。通過“放養”方式,孩子在寬松環境中自由成長,成績的優異證明了這種教育策略的有效性。面對家長的好意,盡管孩子可能無法直接從中獲益,但能感受到那份關愛和支持,這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