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Expo 是Exposition的縮寫;也稱World Fair或World's Fair)是一個充滿創意與主動參與性的論壇,它鼓勵人類將科學性和情感相結合,展示有助于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世博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托有關部門舉辦的具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博覽活動。自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萌芽之際起,世博會已經經歷了四十余屆,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世博的歷史與由來】◆世界博覽會的由來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祝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界博覽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18世紀末,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世界博覽會的歷史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1867年,巴黎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二戰后,世界人民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上重建家園,并在恢復生產、復蘇經濟的基礎上,于195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后第一個世界博覽會,主題“科學、文明和人性”。1962年,美國西雅圖舉辦了一次規模不大的專業性的博覽會“太空時代的人類”。1964年,紐約又一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主題為“通過理解走向和平”。1970年,日本大阪首次舉辦了世界博覽會,日本人稱之為萬國博覽會,體現“人類的進步與和諧”。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了專業性的國際花綠博覽會,主題是:“人類與自然”。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筑。1992年,是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1993年,韓國大田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認可類),主題為:“新的起飛之路”。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辦世界博覽會,主題為:“海洋——未來的財富”。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主題“人類、自然、科技”,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為往屆世博會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主題“自然的睿智”。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博會,水塔是2008年薩拉戈薩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也是薩拉戈薩城市最高的建筑。【世博管理組的介紹】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際組織是國際展覽局(BIE)。國際展覽局成立于1928年,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章程為《國際展覽公約》。該公約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于1928年在巴黎簽署,分別于1948年、1966年、1972年以及1988年5月31日作過修正。國際展覽局的宗旨是通過協調和舉辦世界博覽會,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交流和發展。國際展覽局的常務辦事機構為秘書處,秘書長為該處的最高領導,現任秘書長是洛瑟泰斯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