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注意到這么一個細節,手機每次重啟后,或超過一定時間未使用傳統密碼解鎖(圖案、數字、混合密碼),系統會強制用戶通過傳統密碼解鎖一次。一加曾經科普過:是為了安全上的考慮,但機智的網友們紛紛發掘出另一大作用——怕用戶忘記密碼。
桌面端就自信得多,不管是Windows Hello還是MacBook的指紋識別,都不會頻繁叨擾用戶讓用戶驗證傳統密碼。這么處理的好處是用戶使用過程中更方便,可以忽略密碼以及節省輸入密碼的時間,體驗上可以說絲滑、流暢并且一定程度上更安全。美中不足的是,長時間不使用密碼,很多用戶會忘記密碼,并且當初有多少人密碼提示都是瞎填的,就是當時非常認真地想了一個套路可能也跟密碼一起忘了,真到了需要填寫密碼時就抓瞎了。真應了那句老話——指紋一時爽,一直指紋一直爽,密碼火葬場。
不過忘記開機密碼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主流桌面操作系統不管是Windows、macOS還是Linux都是成熟的系統了,雖然不會自己恢復密碼,但也想到了肯定有許多用戶忘記密碼,預留了許多方式供用戶重置密碼,同時可以保留用戶數據。
我們今天先來分情況看一下Windows。
一、已登錄Microsoft賬號
如果配置系統時用戶十分配合地登陸了Microsoft賬號,平時就放心大膽地用Windows Hello吧,忘記密碼時只需在賬戶管理界面重置Microsoft賬號的密碼,在手機上花幾分鐘便可以完成,電腦聯網登錄即可順利進入系統。
順便我們解決了PIN碼的問題,若忘記可以用Microsoft賬號密碼來重置。
可以看出Microsoft賬戶忘記登錄密碼時解決十分方便,所以建議大家盡量登錄,當然對本地賬戶情有獨鐘的用戶也不在少數,所以我們接下來著重討論一下僅登錄本地賬戶的情況。
二、僅登錄本地賬戶
脫機賬戶忘記密碼后處理起來稍微麻煩一些,步驟也多一些,有以下幾種方式:
1.利用密碼重置盤重置登錄密碼(已創建密碼重置盤)
“創建密碼重置盤”是Windows為方便用戶忘記登錄密碼時重置密碼推出的功能,是XP時代就有的“上古功能”。邏輯很簡單,為當前用戶創建一個包含認證信息的憑證文件,命名為“usekey.psw”,放在移動存儲設備如U盤中,當用戶忘記密碼而需要重置密碼時,插入對應設備便可以無限次數重置密碼。
值得一提的是,系統只認文件不認盤,更不認人,也就是說平時可以將psw文件存儲在網盤內,需要的時候下載到移動設備就可以了,還是很方便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落入他人之手。
考慮到使用此功能的用戶并不是特別多,所以我們創建方式和使用方式一起說一下。
創建:只需打開控制面板,定位到用戶賬戶,選擇需要創建密碼重置盤的賬戶,點擊左側欄中“創建密碼重置盤”,在彈出的向導對話框中,一路點擊“下一步”,期間需要選擇移動存儲設備的盤符并填寫本賬戶的密碼,即可完成。
點擊查看大圖
當然一出現選盤符的情況我們就要提醒大家注意別選錯,雖然這個操作只是創建文件,并不會對盤中的數據造成損失,但是……會找不到啊。說到找不到,也不用擔心,真弄丟了文件的話,再創建一個,之前的自動失效,十秒鐘完成掛失和補辦,這效率得吹一波。
重置:如果忘記了密碼,需要先在登錄界面輸錯一次,比如直接按回車,密碼輸入框下方即會出現“重置密碼”選項,然后根據“重置密碼向導”的提示,選擇psw文件所在設備的盤符,填寫新密碼及密碼提示,點擊“完成”,就可以愉快地用新密碼登入系統了。過程還是很方便、流暢的,雖然還是永遠不要用到得好。
點擊查看大圖
2.更改SAM文件
SAM文件是Windows的用戶賬戶數據庫,所有用戶的登錄名及口令等相關信息都會保存在這個文件中,文件路徑為:
C:\Windows\System32\config\SAM
其中C為系統盤盤符,不一定全為C盤,如果不確定是哪個盤,可替換為“%SystemRoot%”,下同。
登錄時系統將[用戶選擇的賬戶和鍵入的密碼]與[SAM文件內的加密數據]進行對照,一致即可登錄。
忘記密碼時,我們可以對SAM文件動些手腳。當然不是刪掉,Windows 10缺少SAM文件會無法開機,我們需要一些工具更改文件內的數據。
這里我們需要用到的工具是WIN PE,全稱為Windows PreInstallation Environment(Windows預安裝環境),這是一類精簡而強大的Windows,精簡到系統大多小于500MB甚至300MB,只需要幾百兆的引導分區,即可讀入內存運行;說強大其實是因為預裝了非常多平時用不到但功能強大的軟件,比如DG、DISM++、WINNTSetup等等,分別可以用來實現管理磁盤、管理系統鏡像、安裝操作系統等功能,這些在桌面版Windows中也都可以實現。
PE環境遠不是幾句話可以說清楚的,限于篇幅和主題這里小編先挖個坑,近期內填上,今天只講怎么用以更改密碼。
為了更容易操作,我們一般選擇自帶GUI和大量工具程序的第三方PE,基于默認無廣告、精簡、功能全的原則小編推薦使用微PE工具箱,大家可以按需下載對應的版本。
首先來制作啟動盤,找另一臺PC或登錄另一個賬戶安裝之,選擇一個已經備份過數據(×3)的U盤/移動硬盤,插入電腦,打開軟件,選擇正確的盤符,個性化設置,其余默認,點擊安裝即可,稍作等待啟動盤就做好了。這里選擇盤符千萬不要選錯,U盤會被格式化后再讀寫,兩行淚警告。
電腦點擊查看大圖
寫入完成后插入忘記密碼賬戶所在的PC上,開機從U盤啟動(方法因機器而異,操作簡單可自行檢索),開機后就可以看到系統桌面了,沒錯,還是個Windows。這時如果愿意就可以拔掉U盤了,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現在系統運行在內存中。
桌面上有個名為“Windows密碼修改”的軟件就是我們要用到的,打開后軟件自動檢測到SAM文件路徑,我們點擊右側“打開”,用戶列表中就會列出所有用戶,包括隱藏的。選中相應賬戶能看到可操作的功能,用戶創建的賬戶只可“更改密碼”而不可“解鎖”。我們要做的是選中忘記密碼的賬戶名,點擊“更改密碼”,填寫兩次新密碼,點擊“確定”,最后不要忘記點擊“保存更改”。重啟到Windows即可用新密碼登錄系統。
電腦點擊查看大圖
3.命令提示符更改密碼
Windows的前身是MS-DOS,改個密碼這種小事對命令行來說還是很輕松的,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無法進入登入賬戶,要分兩種情況討論。
第一種情況相對簡單,如果系統中有另一個可登錄的賬戶,恰好也在管理員組內,就可以直接用命令
net user [username] [password]
直接更改其他賬戶的密碼。注意需要賬戶在管理員組內,否則無權限更改其他管理員賬戶密碼,也無法開啟administrator賬戶。
系統中同時有兩個管理員賬戶的情況可能并不多,所以我們著重看一下第二種情況,我們需要一點騷操作讓命令提示符可運行在登錄界面。
這個操作的腦回路可能有點兒清奇,別的地方看不到的哦,我們先來說一下整體思路,將[命令提示符(cmd.exe)]的文件名改為[可以在登錄界面運行的程序]的同款,包括屏幕鍵盤(osk.exe)、放大鏡(magnify.exe)、滯粘鍵(sethc.exe)、講述人(narrator.exe),之后就可以在登錄界面使用命令行更改密碼。這些程序均在C:\Windows\System32文件夾內。
具體操作我們依電腦然需要PE環境,或將硬盤掛載到其他電腦,PE最理想,因為進行文件操作時,可以無視權限,其他情況需要更改文件夾所有者權限。
我們以PE為例,從U盤啟動后又能看到我們熟悉的IT之家,哦不PE桌面。
打開此電腦,【Win+E】等快捷鍵依然有效,注意這里的系統盤盤符大概率不是C盤,具體是哪個盤需要判斷一下,比如靠硬盤空間大小,以及盤內文件結構,有下面這些文件夾的盤就是系統盤了,這種判斷方式僅適用于硬盤上只有一個Windows、電腦上只有一塊硬盤有系統的情況……
首先我們定位到
%SystemRoot%\Windows\System32\
選擇上面提到的四個可以在登錄界面運行的軟件之一,以放大鏡(magnify.exe)為例,找到文件,重命名為一個記得住且找得到的文件名,如“magnify_1.exe”,找到命令提示符(cmd.exe),重命名為“magnify.exe”,就可以了。
電腦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你平時將Windows Defender作為主力防御/殺毒軟件,就需要額外的一步,將
%SystemRoot%\ProgramData\Microsoft\Windows Defender
整個文件夾移到別處,因為PE環境下默認顯示隱藏文件夾,很輕松就可以找到。這樣我們就可以禁用掉Windows Defender的“病毒和威脅防護”模塊了,不然會報毒,我們之后也無法運行命令提示符,話說沒有“病毒和威脅防護”的Defender界面不多見吧。
完成后重啟,在登錄界面選擇右下角的快速訪問,就是夾在“電源”和“網絡”之間的按鈕,這里我們選擇放大鏡,命令提示符就出來了。
用戶創建的第一個賬戶默認有管理員權限,我們只需要運行命令
net user [username] [password]
注意空格,每個單詞之間都有空格,回車即可,其中[username]為忘記密碼的賬戶名,[password]為新密碼,之后就可以用新改的密碼登錄系統了。
點擊查看大圖
到此我們的操作還沒有完成,還剩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把之前所做的更改全都還原。因為要規避權限使操作更方便,還是重啟回到PE環境,將兩個文件名還原,將移動的文件夾移回原處。
至此,全部完成。
另外有個小彩蛋,按住Shift鍵重啟,期間不要松開,會跳轉到“高級啟動”界面,選擇“疑難解答”→“高級選項”,可以看到也有命令提示符,小編依稀記得某個版本之前是不需要密碼即可運行的,但后來微軟修復了這個邏輯bug,也催生出了不少新套路。
上面幾種脫機賬戶更改密碼的方式,說是破解也毫不為過吧,所以為了安全和方便,還是推薦大家登錄Microsoft賬戶(真希望有人投廣告)。當然安全是相對的,在PE環境下或者將硬盤掛載到別的電腦,系統的防御機制都是透明的,文件全部任人宰割。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密碼大部分時間都是防自己的。
至于為什么不摳CMOS電池,因為大部分情況下既麻煩又不安全,最重要的是,摳CMOS電池真的真的不能清除操作系統的登錄密碼,Windows這點面子還是要的呀。
看完Windows,明天我們來看macOS吧,也有幾種常見的和不常見的方法,PE的坑也會盡快填上的。
家友們有沒有被自己密碼擋在系統外的經歷,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一下,我們下期見。
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