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奪財物不一定構成搶奪罪,根據《刑法》規定,搶奪財物數額較大或多次搶奪的情況下,會被定罪處罰。持兇器搶奪的情況也會被定罪處罰。在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的情況下,若當場使用暴力或威脅他人,則會被定罪處罰。
法律分析
搶奪財物不一定構成搶奪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規定,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二編分則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一節擾亂公共秩序罪第二百八十九條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搶奪行為構成搶奪罪嗎 搶奪財物構成搶奪罪嗎 搶奪財物一定構成搶奪罪么 搶奪財物一定構成搶奪罪嗎 為你推薦 搶奪財物一定構成搶奪罪么 法律分析:搶奪財物構成搶奪罪要視情況而定。搶奪公私財物,必須要求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即數額較大是成立搶奪罪的法定條件。因此,如果行為人搶奪公私財物價值未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不構成犯罪,應當視為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行為。并且如果行為人搶奪公私財物價值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但未滿18歲或者是屬于被教唆犯罪的以及主動投案者,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搶奪公私財物雖然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刑法典第37條規定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處罰”,免予刑事處罰:第一,已滿16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屬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二,主動投案、全部退贓或者退賠的三,被脅迫參加搶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不可能構成搶奪罪。第一條 “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如下:(1)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2)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3)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3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 崔彬彬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2-01-22 搶奪行為構成搶奪罪嗎 搶奪財物不一定構成搶奪罪,如果數額較小的,不構成犯罪。構成搶奪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搶奪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胡文學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1-11-14 搶奪財物一定構成搶奪罪嗎 答案是否定的。1、搶奪公私財物,必須要求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即數額較大是成立搶奪罪的法定條件。因此,如果行為人搶奪公私財物價值未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不構成犯罪,應當視為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行為。根據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的規定,搶奪公私財物雖然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刑法典第37條規定的“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處罰”,免予刑事處罰:第一,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屬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第二,主動投案、全部退贓或者退賠的;第三,被脅迫參加搶奪,要求行為人的行為不可能構成搶奪罪。例如,債權人多去債務人的財物以抵償債款或實現債權的行為,屬于民事糾紛,不應以搶奪罪論處。2、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7月20日起施行的《關于審理搶奪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如下:(1)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為‘數額較大’;(2)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為‘數額巨大’;(3)搶奪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3萬元至10萬元以上的,為‘數額特別巨大’。”一、搶奪罪與搶劫罪有什么不同搶奪罪和搶劫罪都是行為人公然實施多去財物的行為,主觀上都是處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為直接故意,主體都是一般主體。但是,兩罪的基本構成條件不同,社會危害程度和法定刑也有別。因此有必要對兩者加以區分。兩者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1、侵犯的客體不同。搶奪罪侵犯的客體是簡單客體,即公私財產所有權。2、犯罪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搶奪罪是不采用暴力、脅迫等強制方法而公然奪取財物,而搶劫罪則是行為人采取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財務或者直接將財物搶走。也即搶奪罪的實行行為是單一行為,搶劫罪的實行行為是復合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應當注意區分行為人在搶奪財物的過程中造成被害人傷害的情況。例如,行為人趁人不備奪取他人的項鏈而造成被害人頸部動脈血管受傷,或者奪取他人手中財物而只是被害人跌倒摔傷。在這種情況下是認定為搶劫罪還是認定為搶奪罪,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其一,要看強力行為的作用對象和使用目的。其二,要看傷害是否是犯罪分子故意為之。其三,如果行為人行為前本來并沒有計劃適用暴力手段奪取財物,此時應當直接按照搶劫罪定罪處罰。因此,此時行為人的犯意已經發生了轉化,其行為完全符合搶劫罪的構成要件。 周業懇律師 執業19年 資質認證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