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的田字格正確寫法
兒的田字格正確寫法
1.基本字義:兒是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ér,最早見于甲骨文。它的本義是幼兒,古時男稱兒,女稱嬰,后來用以指稱所有孩童。兒(繁體)是一個象形字,其形狀像小兒頭囟未合的樣子,由此引申為乳子陵洞,但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并不見其本義的使用。從甲骨文開始,兒(繁體)字經(jīng)過西周金文、戰(zhàn)國秦漢文字,直到楷書,其形態(tài)變化不大。2.擴展資料筆順:組詞解釋。- 1) 寵兒:比喻受到特別喜愛或重視的人或事物,如時代的寵兒。- 2) 孩兒:父母對兒女的稱呼,或兒女對父母的自稱(多見于早期白話),如我的孩兒。- 3) 人兒:指小的人形物品,如捏了一個泥人兒。- 4) 過兒:表示動作次數(shù),如這衣服洗了三過兒了。我把書溫了好幾過兒。- 5) 片兒:同“片(piàn)”,用于“相片兒”“畫片兒”等詞匯。
導讀1.基本字義:兒是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ér,最早見于甲骨文。它的本義是幼兒,古時男稱兒,女稱嬰,后來用以指稱所有孩童。兒(繁體)是一個象形字,其形狀像小兒頭囟未合的樣子,由此引申為乳子陵洞,但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并不見其本義的使用。從甲骨文開始,兒(繁體)字經(jīng)過西周金文、戰(zhàn)國秦漢文字,直到楷書,其形態(tài)變化不大。2.擴展資料筆順:組詞解釋。- 1) 寵兒:比喻受到特別喜愛或重視的人或事物,如時代的寵兒。- 2) 孩兒:父母對兒女的稱呼,或兒女對父母的自稱(多見于早期白話),如我的孩兒。- 3) 人兒:指小的人形物品,如捏了一個泥人兒。- 4) 過兒:表示動作次數(shù),如這衣服洗了三過兒了。我把書溫了好幾過兒。- 5) 片兒:同“片(piàn)”,用于“相片兒”“畫片兒”等詞匯。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4/wz/18358863452.jpg)
兒的田字格的正確書寫方法:1. 基本字義:兒是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ér,最早見于甲骨文。它的本義是幼兒,古時男稱兒,女稱嬰,后來用以指稱所有孩童。兒(繁體)是一個象形字,其形狀像小兒頭囟未合的樣子,由此引申為乳子陵洞,但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并不見其本義的使用。從甲骨文開始,兒(繁體)字經(jīng)過西周金文、戰(zhàn)國秦漢文字,直到楷書,其形態(tài)變化不大。2. 擴展資料筆順:組詞解釋:- 1) 寵兒:比喻受到特別喜愛或重視的人或事物,如時代的寵兒。- 2) 孩兒:父母對兒女的稱呼,或兒女對父母的自稱(多見于早期白話),如我的孩兒。- 3) 人兒:指小的人形物品,如捏了一個泥人兒。- 4) 過兒:表示動作次數(shù),如這衣服洗了三過兒了。我把書溫了好幾過兒。- 5) 片兒:同“片(piàn)”,用于“相片兒”“畫片兒”等詞匯。
兒的田字格正確寫法
1.基本字義:兒是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ér,最早見于甲骨文。它的本義是幼兒,古時男稱兒,女稱嬰,后來用以指稱所有孩童。兒(繁體)是一個象形字,其形狀像小兒頭囟未合的樣子,由此引申為乳子陵洞,但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并不見其本義的使用。從甲骨文開始,兒(繁體)字經(jīng)過西周金文、戰(zhàn)國秦漢文字,直到楷書,其形態(tài)變化不大。2.擴展資料筆順:組詞解釋。- 1) 寵兒:比喻受到特別喜愛或重視的人或事物,如時代的寵兒。- 2) 孩兒:父母對兒女的稱呼,或兒女對父母的自稱(多見于早期白話),如我的孩兒。- 3) 人兒:指小的人形物品,如捏了一個泥人兒。- 4) 過兒:表示動作次數(shù),如這衣服洗了三過兒了。我把書溫了好幾過兒。- 5) 片兒:同“片(piàn)”,用于“相片兒”“畫片兒”等詞匯。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