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銷后,仍可援引違約金條款。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民法典合同撤銷后能不能援引違約金條款 民法典合同撤銷后能不能援引違約金條款 民法典合同撤銷后能不能援引違約金條款 民法典合同撤銷后能不能援引違約金條款 為你推薦 民法典合同撤銷后能否援引違約金條款 法律分析:民法典規定,合同被撤銷后自始至終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被撤銷后,不得援引合同中違約金的條款。但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第五百七十八條 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第五百七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馬輝律師 執業5年 資質認證 2022-01-22 民法典合同違約方能否主張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違約方也享有解除合同的權利。因為在有些情況下,如果守約方惡意地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會導致違約方的損失越來越大,此時雙方當事人的交易已經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因此法律賦予了合同違約方可以解除合同的權利。但該權利并不是肆意的,而是需要受到約束的。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四十八條:違約方不享有單方解除合同的權利。但是,在一些長期性合同如房屋租賃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形成合同僵局,一概不允許違約方通過起訴的方式解除合同,有時對雙方都不利。在此前提下,符合下列條件,違約方起訴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1)違約方不存在惡意違約的情形;(2)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對其顯失公平;(3)守約方拒絕解除合同,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人民法院判決解除合同的,違約方本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不能因解除合同而減少或者免除。 王衛洲律師 執業15年 資質認證 2022-01-19 民法典中合同撤銷后能否援引違約金條款 一、民法典中合同撤銷后能否援引違約金條款民法典規定,合同被撤銷后自始至終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被撤銷后,不得援引合同中違約金的條款。但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條【無效、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無效】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確定不發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五百零七條【爭議解決條款效力】合同不生效、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二、合同撤銷權期限1、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在可撤銷合同中,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有權撤銷合同,但是當事人的這種撤銷權并非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撤銷權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期間內行使撤銷權。如果超過了此期限還不行使,撤銷權人就會失去撤銷合同的權利,該合同有效。2、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放棄撤銷權后,造成的法律后果就是,該撤銷權消滅,合同產生絕對的效力,該當事人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要求撤銷該合同,而應當按照合同的規定履行自己的義務,否則就構成違約。 溫阿賽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