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融資方式包括企業債券和銀行信貸,銀行信貸是企業最主要的債務資金來源,銀行也是債權人參與公司治理的主要代表。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什么是債權融資 融資的方式有哪些 債務融資方式 債務融資包括哪些 為你推薦 債務融資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一、長、短期銀行借款以向銀行有償借貸,確定歸還期限等內容,而實現的臨時性融資。一般來講借款償還期在一年以內的為短期借款,借款期超過一年以上的為長期借款。二、發行金融債券由借款單位提出,經央行批準,由主辦銀行發行的記名或非記名的金融債券。金融債券的特點是融資成本較低,但申請發行的條件較高,且發行周期較長。三、綜合授信管理工作它是指銀行根據一定的條件,向公司提供各種金融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總稱。綜合授信一般適用于銀行與企業之間建立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基礎上,雙方的相互支持和合作的過程,通常情況下,企業與銀行雙方以協議形式,明確雙方的授信總額和授信范圍,在辦理具體的業務時,再訂立合同。四、信用證等其他中間金融業務信用證一般用于進、出口經濟業務較多,施工企業此類金融品種使用較少。五、保函保函是指由銀行出具并承諾的,確認工程承包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發生的工程賠付保證。保函有投標保函、履約保函、工程保修保函、工程預付款等形式。法律依據:《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實施本解釋第二條規定所列行為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的規定,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一)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四)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八)其他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集資詐騙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應當區分情形進行具體認定。行為人部分非法集資行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對該部分非法集資行為所涉集資款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非法集資共同犯罪中部分行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他行為人沒有非法占有集資款的共同故意和行為的,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為人以集資詐騙罪定罪處罰。 解建泳律師 執業18年 資質認證 2022-01-18 什么是債權融資 一、什么是債權融資1、指企業通過舉債的方式進行融資,債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首先要承擔資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債權人償還資金的本金。債權融資的特點決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決企業營運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不是用于資本項下的開支;2、法律依據:《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第四條銀行通過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實施債轉股,應當通過向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轉讓債權,由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將債權轉為對象企業股權的方式實現。銀行不得直接將債權轉化為股權,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債權融資與債券融資的區別是什么1、風險不同。對企業而言,股權融資的風險通常小于債權融資的風險,股票投資者對股息的收益通常是由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發展的需要而定,債券則必須承擔按期付息和到期還本的義務;2、融資成本不同。股權融資的成本高于負債融資,這是因為:一方面,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于普通股的風險較高,要求的投資報酬率也會較高,另一方面,對于籌資公司來講,股利從稅后利潤中支付,不具備抵稅作用,而且股票的發行費用一般也高于其他證券,而債務性資金的利息費用在稅前列支,具有抵稅的作用。因此,股權融資的成本一般要高于債務融資成本;3、對控制權的影響不同。債券融資雖然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能力,但它不會削減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力;4、對企業的作用不同.發行普通股是公司的永久性資本,是公司正常經營和抵御風險的基礎,主權資本增多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信用價值,增強公司的信譽,可以為企業發行更多的債務融資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鄭萌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06-14 債務融資的方式有哪幾種 法律分析:債務融資的方式:1、融資租賃。2、銀行承兌匯票。3、不動產抵押。4、股權轉讓。5、提供擔保。6、國際市場開拓資金。7、互聯網金融平臺。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條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第七百三十六條 融資租賃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租賃物的名稱、數量、規格、技術性能、檢驗方法,租賃期限,租金構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幣種,租賃期限屆滿租賃物的歸屬等條款。融資租賃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王凱旋律師 執業12年 資質認證 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