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如何維權 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如何維權 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如何維權 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如何維權 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如何維權 為你推薦 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1、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維權的方法: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可以向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可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機構申請仲裁。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機構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勞動者認為用人單位侵犯其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的,有權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投訴。一、勞動合同違約應如何賠償現在的相關法律規定了兩種情形下可以約定違約金,除此之外是不可以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在合同未到期辭職的,勞動者只需要按照規定的程序提出辭職就可以了。1、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姜超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2-11-29 勞動合同企業不給勞動者如何維權 法律分析:勞動合同企業不給勞動者的,勞動者有權要求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企業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第七十七條 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第七十九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都有權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并對舉報有功人員給予獎勵。第八十一條 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劉歡律師 執業7年 資質認證 2022-01-22 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該怎么維權 單位違約卻不賠償勞動者,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還不能解決,就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趙明明律師 執業1年 資質認證 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