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殘疾人可以單獨分戶。
根據《關于做好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規定,全市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將全部納入低保,并且重度殘疾人可以單獨立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具體來說,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養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重度殘疾人,將單獨立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實行全額全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有聊城市戶籍年滿16周歲,有二代殘疾證,無固定收入且喪失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重度城鄉殘疾人(即:一級、二級的視力、智力、肢體、精神和多重(除聾啞外)殘疾人),由重度殘疾人本人或親屬,向其戶口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低保書面申請,由縣、鄉民政部門按照低保審批手續予以辦理發放。
殘疾人的社會保障: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家庭,按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發放保障金,確保基本生活;
2、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
3、殘疾人基本醫療保險: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按規定享受醫保待遇;
4、殘疾人康復服務:為殘疾人提供康復評估、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康復服務;
5、殘疾人就業服務:為殘疾人提供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崗位推薦等就業服務,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
綜上所述,根據《關于做好符合條件的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規定,符合條件的二級殘疾人可以單獨立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可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基本醫療保險、康復服務、就業服務等多項社會保障和服務,以保障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和權益。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八條
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條件的家庭,應當區分下列不同情況批準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對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或者撫養人的城市居民,批準其按照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全額享受
(二)對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準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差額享受。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二級殘疾人可以單獨分戶么 二級殘疾人可以單獨分戶么 二級殘疾人可以單獨分戶么 二級殘疾人可以單獨分戶么 為你推薦 重度殘疾人分戶不分家 一、成年重度殘疾人如何單獨立戶一般情況下,殘疾人是不能單獨立戶的。殘疾人單獨立戶的條件為:應已經成年且經濟獨立,應當擁有單獨住房且有明確的門、戶、牌住址。夫妻之間、未成年子女之間與父母之間是不可以分戶的。從此看出如果是重癥殘疾人的,是不能單獨立戶的,因為一個人不能應對日常生活,需要和戶主一起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七條戶口登記的內容需要變更或者更正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戶口登記機關審查屬實后予以變更或者更正。戶口登記機關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向申請人索取有關變更或者更正的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九條公民因結婚、離婚、收養、認領、分戶、并戶、失蹤、尋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戶口變動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變更登記。二、沒有戶口本如何單獨立戶單獨立戶需要有獨立的房產,否則無法單獨立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五條、第十七條和公安部三局關于執行戶口登記條例的初步意見第九條的規定,公民分戶應按如下規定辦理:1、公民分戶的標準是一家雖同居一處,但經濟獨立,分別生活,可以分別立戶。2、分戶的條件是實際住房有兩個以上自然間,且單獨生活。單元樓房的分戶僅限于離婚分戶,筒子樓的分戶按平房分戶辦理。自建房等違章建筑不予分戶。(1)一家同居一處,因結婚單獨居住,不在一起生活的;(2)經法院判決或調解的離婚當事人有房屋居住權,且確實在此居住的;(3)經法院判決或調解的房產糾紛當事人有房屋居住權,且確實在此居住的;(4)已辦理了私房析產、贈予以及繼承手續的;(5)已在房屋管理部門辦理了房契分戶手續的; 陳瑤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3-04-23 一二級殘疾人能不能單獨立戶 你好:能否評上低保,具體要看當地的最低生活標準。一、因為各地發展不平衡,所以最低生活標準有差異,我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本地區最低保障線是5200元,他家收入18000元,5口人,人均收入3600元,在我們這個地區,就能評上低保,在他所在地區,人均3600元如果高于低保線,就評不上;人均3600元如果低于低保線,就能評上。二、戶主生活不能自理,一要看戶主不能自理是否患有重大疾病,在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規定了25種大病,重大疾病在低保評定中給予優先照顧,戶主患的是否是當地規定的重大疾病,如是,那么雖超過低保線,也能評低保;二要看戶主是否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殘疾證,如被評為肢體、精神、智力一二級殘疾,特別是生活不能自理,還需人照料的,也能評低保。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一,評低保要有醫院醫生開的證明證實。二,要到每年評低保的月份。三,要寫申請書交給村委干部。四,家里兒子沒有買房買車,五,確定家里確實有這事。我是尿毒癥患者我們這邊農村就是這些事實就可以辦了。我知道的就同大家分享到這里。我是因為肺癌申請的低保,所以對低保政策略知一二,就你提出的問題分析一下吧。一,五口之家,這個太籠統,人員結構是什么?你們夫妻,一個孩子,兩個老人?還是三個都是未成年人,或者有正常勞動能力的人,但是沒去工作?這個是評選低保戶的重要數據。二,家庭年收入一萬八,這個收入是固定的,還是有浮動的,有沒有證明收入的材料,而且各地的經濟狀況不同,所設置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也不一樣,像我們縣家庭年收入超過18000塊就不屬于貧困了。三,戶主生活不能自理,如果是意外受傷,暫時不能自理,可以申請臨時救助,如果是身患重特大疾病導致的,提供診斷證明,病歷等材料申請低保,當然要符合政策才行。四,家庭為單位,商品房,商鋪,公司股份,轎車,等擁有者都不能申請,希望回答能讓你明白一點吧。如果是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可以按國家規定,單獨立戶,享受低保待遇,同時還能享受重度殘疾人兩項補貼,(護理補貼和殘疾人生活困難補貼)不受家庭收入的影響。你的是年收入1.8萬還是月?有無車?有無房(商品)名下有無其他資產如果沒有可以的你好,我來自臺州臨海農村。具體還要看當地政策。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準也有一些差異。個人建議你先去當地民政局咨詢下,再嘗試申請試下,按照我這邊的標準,是可以的。一、臺州農村低保標準:1、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2、領取失業救濟金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3、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后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后,其家庭收入仍低于保障標準的居民。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優待的,其撫恤金、定補款不計入家庭收入。來源的或者是生活水平低于正常標準的也可以申請二、申請農村低保所需的材料1、書面申請書。2、家庭成員的戶口簿。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影。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證明。5、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證明。6、離異家庭涉及有贍、扶、撫養關系的應提供離婚證明。7、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收入證明。8、對勞動能力有爭議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明。9、殘疾人提供殘疾證。10、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2020年國家會重點扶持這類人群:低保認定考慮因殘因病支出型貧困。生活不能自理還可以辦理殘疾證,國家政策好,可以領取補助。分享這些,希望能幫這個家庭。希望這戶家庭堅強的走向美好未來,期盼這個社會對他們提供幫助,讓人間充滿溫暖。在我們這你這個條件不能評上低保,但是可以申請一種叫慢性病的一種保障。可以有點補貼,到醫院去住院也報銷的比較多農村五口之家。家庭應該是年收入一萬八。月均一千五,五口人人均每人每月300塊錢。這個標準是很低的,關鍵是看你們當地的低保標準是多少?如果低于低保標準的話就可以申請。這個首先問什么你村里上,村應該知道這個情況。再有一個就是戶主有重病,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應該是大病。或者是重度殘疾。一是到醫院開證明,到殘聯去辦理殘疾證。如果評上一二級,那辦低保更沒問題。而且還有一種規定就是。重度一二級殘疾人可以單獨立戶辦理低保。所以根據你自身的情況。咨詢一下,應該有可能。不能,因為其他人因穩定的收入低不低保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政府里面有沒有熟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五條戶口登記以戶為單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處的立為一戶,以主管人為戶主。單身居住的自立一戶,以本人為戶主。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內部和公共宿舍的戶口共立一戶或者分別立戶。戶主負責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報戶口登記。 任永順律師 執業5年 資質認證 2022-12-08 殘疾人如何申請分戶 法律主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五條、第十七條和公安部三局關于執行戶口登記條例的初步意見第的規定。分戶程序:公房分戶。當事人持分戶的書面申請、 結婚證 、 房屋租賃 契約以及房屋承租人同意分戶的文字材料等證件證明,到現戶口登記地派出所申請,經外勤民警調查核實派出所所長批準后,給于辦理分戶手續。法律客觀:《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第十一條 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辦理: (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 (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群眾評議、信息核查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公示后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三)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經審查,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予以批準,并在申請人所在村、社區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不予批準,并書面向申請人說明理由。 李紅艷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