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齡不同,職工的年休假天數分別為:1年不滿10年為5天,10年不滿20年為10天,20年以上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不享受當年年休假的情形包括:寒暑假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不扣工資、病假累計滿2個月以上(工齡1-10年)、病假累計滿3個月以上(工齡10-20年)、病假累計滿4個月以上(工齡20年以上)。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10年工齡如何計算休假天數 10年工齡如何計算休假天數 10年工齡如何計算休假天數 10年工齡如何計算休假天數 為你推薦 10年工齡如何計算年休假 連續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可享有10天年假。年假規定的天數以工作年限為準進行休假,具體如下:1、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可享有5天年假;2、連續工作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可享有10天年假;3、連續工作已滿20年的,可享有15天年假。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不能安排年假的,則應按法定假日計算三倍加班費。享有年假的條件如下:1、凡是在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都可以有年假;2、在企業工作滿12個月的員工都有權利享受年假的福利;3、未休的年假,除員工本人自愿書面申請不休外,皆需按3倍的日工資標準支付員工;4、寒暑假、病假、事假超過一定期限,且單位不扣工資的人,是不能再休年假的;5、年假應從一年的元旦開始休前一年的,但對于不滿一整年的員工,年假的休息天數,就按照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法定節假日不計入年假,分別是:1、元旦:規定在1月1日放假1天;2、除夕規定在陰歷除夕(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至正月初二放假3天;3、清明節:規定在清明當日放假1天;4、勞動節:規定在5月1日當日放假1天;5、端午節:規定在端午當日放假1天;6、中秋節:規定在中秋當日放假1天;7、國慶節:規定在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法律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陳友聯律師 執業15年 資質認證 2022-11-15 工齡年假怎么計算 工齡年假的計算方式如下:1、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2、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3、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職工在什么情況下,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法律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鄭萌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09-13 10年工齡年假幾天 一、10年工齡年假幾天1、工齡滿十年年假能休10天。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2、法律依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三、超出10年工齡公司辭退會獲得什么樣的賠償超出10年工齡公司辭退會最多可以獲得12個月的薪資作為賠償,具體的賠償如下:1、因過失或者錯誤被辭退,如果員工屬于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因為嚴重損失、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等,用人單位是不需要賠付員工賠償的。當然,這個證據需要單位去提供,只有真實可靠合理,才有可能獲得相關部門的支持,不用支付勞動者賠償的;2、正常辭退,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如果雙方屬于協商一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該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進行賠償金的支付,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按一年算=未滿6個月的按半個月支付。最多不超過12個月。支付工資的標準是按照勞動者過去一年的平均工資計算。如果屬于單位單方面解雇員工,那么需要按照勞動者工作的年限,按雙倍賠償;3、失業金,可以通過政府領取,對于被開除的員工,還可以憑借著單位開具的相關辭退證明領取失業金。具體的領取標準不妨咨詢當地勞動部門。 鄭萌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