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張先生的工作情況和繳費情況,預計他退休時每月可領取約2486.63元的養老金,略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我們老了每月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我們老了每月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我們老了每月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我們老了每月養老金能領多少錢 為你推薦 養老金每月能領多少 第一個月能領到1200元的養老金,之后每年養老金增長5%左右。61歲這一年可以領取的養老金是:1200乘以12=14400(元)。62歲這一年可以領取的養老金是:(1200+1200乘以5%)乘以12=15120(元)。60歲老人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為116.5元。國家的最低繳費標準是最低100元/年,讓后設置了100元-500元五個不同的繳費檔次大城市上根據時間情況又增設了更多的繳費檔次,大多數省會城市的最低標準都到了1000元/年,北京的最高標準是全國最高的9000元/年,這么多的繳費標準所領取的養老金肯定是不一樣的,不過我們重點分析全國普通農村最基本的水平。首先不同的省份的補貼是不一樣的,不同的省份需要繳納的保險金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所領取的養老金也會不一樣。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后,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于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賈寶驊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12-22 養老金一個月交1000退休能領多少 養老金每月交1000退休能領200多元養老金,因為社保費是按照社平工資20%,其中的12%進入統籌。8%出入個人賬戶。如果是公每個月交1000元,一年12000元。按照最低年限15年計算,共計交18萬,帳戶余額是7.2萬元。基礎工資750元,帳戶工資應該是520元,合計1270元養老金。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要引導中青年農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人死了養老金不一定全部退,要符合情況的才能退,具體如下:1.達到退休年齡,未滿足繳費15年的條件,個人賬戶儲存額全部給付;2.參保人因故死亡,個人繳費部分及利息;3.參保人出國定居,個人繳費部分及利息;4.退休后死亡,個人帳戶尚有余額的。個人繳費部分及利息。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賈寶驊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12-19 養老金每月領多少 法律分析:社保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具體多少錢視繳費基數而定。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法律依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三、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在理順分配關系,加快個人收入工資化、工資貨幣化進程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個人繳費比例。提高個人繳費比例的幅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職工工資增長等情況確定。為適應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提出兩個實施辦法,由地、市(不含縣級市)提出選擇意見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直轄市由市人民政府選擇,均報勞動部備案。各地區還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對兩個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完善。 席貫明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