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五花肉:300克
配料:紅尖椒:1只、小蔥:40克,一半煮五花肉的時候用,一半炒菜的時候用、生姜:1塊,大約2厘米見方、大蒜:1瓣、八角:2朵、花椒:20粒、郫縣豆瓣醬:1匙、黃瓜:一根、花生油:適量
難度:中級掌勺
功效:
美食類型:熱菜
季節菜系:春季
清爽版回鍋肉講解:回鍋肉似乎很難跟清爽聯系起來,川菜館子里端上來的回鍋肉幾乎都是蒙著一層厚厚的紅油,你如果有啥看法,人家會語重心長地告訴你,這才是正宗的回鍋肉。這的確讓我等這些偽川菜迷頗為氣餒,硬著頭皮上吧,咱那不爭氣的小味蕾和腸胃實在有些吃不消。也罷,反正咱家也有廚房,還有一個經常自吹自擂天上飛的,除了風箏,四條腿的,除了板凳都會燒的LG,搗鼓出一道清爽些的偽回鍋肉應該不是難事,有詩為證:
清爽版回鍋肉
原料:五花肉:300克。正宗五花肉須用豬的臀尖肉制作,而且要切成大片。吃起來雖然過癮,只是有些過于不拘小節:想象一下沾滿紅油顫顫巍巍大張回鍋肉一半在嘴里,一半在筷子上垂死掙扎那幅畫面。這里我們改用肉質地更嫩一些的五花肉,而且切的時候特地減小肉片的尺寸,讓人們一口就能吃下去,在餐桌上也能保留一分優雅,哪怕是裝出來的。
新鮮黑木耳:50克。黑木耳炒過之后會發出濃烈的香氣,而且口感勁道有彈性,跟回鍋肉的肉皮部分正是一對絕配。
紅尖椒:1只、小蔥:40克,一半煮五花肉的時候用,一半炒菜的時候用、生姜:1塊,大約2厘米見方、大蒜:1瓣、八角:2朵、花椒:20粒、郫縣豆瓣醬:1匙、黃瓜:一根、花生油:適量
同學們大概注意到了,這里省略了傳統回鍋肉的幾種配料:豆豉、醬油和青蒜(江南有些地方叫做大蒜,北方有些地方叫蒜苗),一是不想讓回鍋肉的顏色太深,二來因為油膩程度小了許多,無需利用青蒜進行中和,代之以黃瓜,口感清脆,顏色鮮亮,也不枉稱清爽這兩個字。
回鍋肉的做法
第一步是煮五花肉。制作回鍋肉必須先把肉煮到剛剛斷生,然后切片后再下鍋炒,這也是這道菜名字的由來。煮肉的關鍵之處在于控制火候,太生太過都不好。先把五花肉切成大塊:
在鍋中加入1公升冷水,放入蔥段,八角和花椒,然后把五花肉放進去,用小火慢慢加熱。
小火加熱的目的就是讓熱量能夠慢慢地滲入五花肉地內層,確保整塊肉火候一直。對于豬肉來說,80攝氏度就可以讓它變色,所以,如果鍋子里面水溫超過80攝氏度,就可以讓它離火一會兒。這里要推薦大家買一只廚房溫度計,這樣判斷水溫油溫的時候就不必全靠猜測,烤雞烤肉的時候,直接把它穿到肉質最厚的地方,就能很精確的判斷火候。從方面的程度來說,最好是有數字顯示的,不要買那種純粹的烤肉溫度計,一是不夠精確,二是測量范圍低于100攝氏度,不能用來測量油溫。
對于照片里面這種塊頭的五花肉,小火煮上20分鐘,當外表變色的時候里面應該也熟透了。注意,如果是凍肉的話,一定要充分解凍以后再煮。
第二步,等待煮肉的這段時間,準備一下其它配料。把黑木耳洗凈后擦干水分,切成細絲。
黃瓜去皮后,沿著縱軸切成8等份,用小刀切去中間帶籽的部分,這部分不要扔掉哦,味道很好的,照片里這些切掉的部分當時就被我吃掉了,嘻嘻。黃瓜中心部分炒的時候很容易滲出水分,所以必須去掉,否則炒出來的菜水汪汪的不好吃,前面黑木耳擦干水分也是同樣的道理。
然后把這些黃瓜條斜切成段。
把小蔥切片,紅尖椒切片,大蒜和生姜切絲。
第三步,煮好的五花肉稍稍冷卻后切成薄片,
在平底不粘鍋內放入少量花生油,炒這個菜最好用不粘鍋,因為豬皮本身就是非常粘,如果用鐵鍋或者不銹鋼鍋,就必須放入許多油來防粘。
倒入切好的五花肉肉片,迅速翻炒,直到肉片上的脂肪層變成透明為止。
然后加入一匙郫縣豆瓣醬,翻炒均勻。
五花肉營養價值
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三層肉 位于豬的腹部,豬腹部脂肪組織很多,其中又夾帶著肌肉組織,肥瘦間隔,故稱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加入切好的蔥姜蒜和紅尖椒,翻炒均勻。
加入切好的黑木耳,翻炒直到黑木耳受熱后冒出香氣。
倒入切好的黃瓜段,稍稍翻炒,讓黃瓜段入味,
最后加鹽調味,翻炒均勻后就可以出鍋裝盤享用了。
這道清爽版回鍋肉雖然背離了一些傳統的做法,但是吃起來卻是一樣鮮辣可口,讓人大呼過癮。更重要的是少了許多油膩,讓你吃完之后不必再有什么負罪感。縮小了尺寸的肉片吃起來也更加方便優雅,讓美女們時時刻刻都能保持自己的完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