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他人隱私可能構成犯法,侵犯他人隱私權違反治安管理規定,可能涉及《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隱私權是每個人的權利,包括姓名、肖像、住址、通訊等個人信息,侵犯隱私行為應當受到法律制裁。保護個人隱私權需要管理個人物品、依法制止他人披露隱私、尊重他人隱私權。
法律分析
轉發他人隱私犯法,首先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其次違反了治安管理規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什么是隱私權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愿讓他人知道的個人生活的秘密,這個秘密在法律上稱為隱私,如個人的私生活、日記、照相薄、生活習慣、通信秘密、身體缺陷等。自己的秘密不愿然他人知道,是自己的權利,這個權利就叫隱私權。
我國著名的法學學者——人民法學張新寶教授把侵犯隱私權的行為總結為以下十類: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權
1、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隱私的物品。
2、發現有人披露自己的個人隱私,要依法制止,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3、我們還要尊重他人的隱私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修正):第三章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和處罰第三節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和處罰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給別人發自己隱私圖片違法嗎 自己發自己的隱私違法嗎 轉發別人隱私犯法嗎-法律知識 轉發別人隱私犯法么 為你推薦 轉發別人隱私犯法嗎 法律分析:轉發他人隱私犯法,首先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其次違反了治安管理規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杜小麗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2-04-29 給別人發自己隱私圖片違法嗎 法律分析:在微信、QQ或是微博、貼吧、豆瓣等等平臺上發布了他人隱私圖片,在知道自己的隱私圖片被他人發布在公共平臺之后,當事人也想要通過法律方式去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郭艷朝律師 執業5年 資質認證 2022-01-25 轉發別人隱私犯法么 轉發他人隱私視頻涉嫌違法。可以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構成犯罪的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隱私權與名譽權的不同二者的聯系在于:侵害隱私權常常也會導致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使受害人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二者的不同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權利主體不同。隱私權只能由自然人享有。名譽權能夠被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社會組織享有。第二,權利客體不同。隱私權的客體是隱私,是個人對其生活安寧和生活秘密不受他人披露和干涉的狀態。名譽權的客體是名譽,是社會對主體的人格價值的良好的評價。第三,侵害權利的方式不同。侵害隱私權的方式主要是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重點在于符合事實的披露。侵害名譽權的方式強調不符合事實的扭曲、夸大等。第四,對侵權的抗辯事由不同。侵害隱私權的抗辯事由包括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公序良俗。侵害名譽權的抗辯事由主要是陳述真實。第五,侵權后的救濟手段不同。隱私權中的私人信息秘密被侵害后一般無法恢復到權利被侵害前的狀態,只能采用事后救濟的方式來對權利被侵害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名譽權被侵害后是可以恢復到權利被侵害前的狀態的,因此可以采用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等救濟手段。轉發別人的隱私構成什么罪:未經他人允許,傳播他人隱私的,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條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謝新律師 執業8年 資質認證 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