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不能對犯罪嫌疑人“定罪”,只能代表國家指控犯罪并提請人民法院審判。誤解源于語言不準確導致理解歧義。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定罪”“控罪”之誤解 “定罪”“控罪”之誤解 “定罪”“控罪”之誤解 “定罪”“控罪”之誤解 為你推薦 在面臨控罪時,如何確定應該選擇認罪還是辯護? 法律分析:在面臨控罪時,被告人應該根據具體案件情況,慎重考慮認罪或者辯護的選擇。如果被告人確實犯罪,認罪可以獲得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可能,但應該注意避免過度認罪,避免承認沒有犯罪的事實;如果被告人不認為自己有罪,可以選擇辯護,通過法庭審判來辯駁指控。法律依據:1.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二條 被告人在審判期間認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但應當遵守法律規定,不得承認沒有犯罪的事實。2. 《刑法》 第一百零一條 犯罪人自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3.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五條 被告人有權自由選擇辯護律師或者委托人,并且自愿放棄辯護權。 莫滿軍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6-17 是否有可能通過認罪來避免被控罪名? 法律分析:在我國法律制度下,被控罪名的刑事案件有獨立的審判程序和法律規定的刑事責任。認罪不一定能夠避免被控罪名,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刑罰。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二條:對于認罪悔罪或者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九十七條:被告人采取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態度,依法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3.《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解釋》(二〇一六年修正) 第五十七條:被告人如實供述自己罪行,自愿認罪,能夠賠償被害人損失的,可以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通過認罪來避免被控罪名并不是必然的,但可以在刑事審判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建議被控罪名的人員,應根據案情具體情況,謹慎選擇是否認罪。 莫滿軍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6-16 被控罪名中涉及故意犯罪,如何在刑事辯護中解釋? 法律分析:在刑事案件中,被控罪名涉及故意犯罪的辯護相對較為困難。首先,辯護律師需要針對控方的指控進行逐一分析,并尋找證據進行反駁。其次,辯護律師需要證明被告人沒有實施故意犯罪行為,或者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情節、條件和動機等因素,從而減輕或豁免其刑事責任。法律依據:1.《刑法》第二十五條 規定:故意犯罪行為是指犯罪人明知是違法犯罪行為,卻有意實施或者放任實施。2.《刑法》第二十六條 規定:過失犯罪行為是指犯罪人沒有預見犯罪結果,但是由于過失或者疏忽造成了犯罪結果。3.《刑法》第二十七條 規定:有特定情節的故意犯罪可以減輕或者免除刑事責任。4.《刑事訴訟法》第十七條 規定:被告人有權進行辯護。在刑事辯護中,律師需要充分利用刑法規定,尋找被告方的辯護點,從而在審判過程中達到合理的辯護目的。同時,律師還應該加強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和了解,提高辯護水平和質量,為被告人爭取合法權益。 莫滿軍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