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噪音擾民的處理方法包括向居委會、小區業委會投訴,尋求物業幫助,如無效可向派出所報案。法律規定違反噪聲污染防治規定的行為將受到處罰,包括警告和罰款。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應制定管理規約約定噪聲污染防治要求。若勸阻、調解無效,可向相關部門投訴。
法律分析
樓上噪音擾民的處理如下:
1、一般被噪音驚擾的居民可以向地方的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等組織投訴,尋求物業的幫助;
2、如果小區物業無法解決,當事人可以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根據《噪聲污染防治法》,有下列行為之
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說服教育,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給予警告,對個人可以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的;
(二)在公共場所組織或者開展娛樂、健身等活動,未遵守公共場所管理者有關活動區域、時段、音量等規定,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聲污染,或者違反規定使用音響器材產生過大音量的;
(三)對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未按照規定在限定的作業時間內進行,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聲污染的;
(四)其他違反法律規定造成社會生活噪聲污染的。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指導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業主通過制定管理規約或者其他形式,約定本物業管理區域噪聲污染防治要求,由業主共同遵守。
對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社會生活噪聲擾民行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勸阻、調解;勸阻、調解無效的,可以向負有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報告或者投訴,接到報告或者投訴的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樓上住戶噪聲擾民屢勸不止怎么辦 樓上住戶噪聲擾民屢勸不止怎么辦 樓上住戶噪聲擾民屢勸不止怎么辦 樓上住戶噪聲擾民屢勸不止怎么辦 為你推薦 樓上噪音擾民屢教不改如何辦法 法律分析: 樓上噪音擾民屢教不改可以要求物業勸阻、調解,經勸阻、調解無效的可以向環保部門報告或者投訴,以及直接報警處理。法律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污染。《噪聲污染防治法》 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同時依法享有獲取聲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噪聲污染防治的權利。排放噪聲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減輕噪聲污染。 第七十條對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社會生活噪聲擾民行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勸阻、調解;勸阻、調解無效的,可以向負有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報告或者投訴,接到報告或者投訴的部門應當依法處理。《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馬來軍律師 執業8年 資質認證 2023-09-17 住宅噪音擾民怎么處理 住宅噪音擾民處理方式:1、私下溝通。發生噪音擾民的情況時,首先找到噪音的發源地,找到責任人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協商進行處理;2、向物業尋求幫助。如果溝通不成,可以尋求小區物業的協調。但是需要提前找到實質性的證據,比如有檢測到噪音的分貝記錄,到物業服務管理中心反應情況,由物業出面進行雙方的調節;3、撥打投訴電話。如果物業不作為,可以電話聯系環保部門進行投訴;4、以上方式未解決的可以撥打110進行報警。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噪聲最高限值:1、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分貝、夜間(指22時至次日6時,下同)40分貝;2、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3、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4、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受到環境噪聲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監督管理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姜超律師 執業9年 資質認證 2021-11-19 樓上噪音擾民屢教不改怎么辦 樓上噪音擾民屢教不改,辦法如下:1、受害人可以報警,由警方介入處理,出于維護鄰居關系等因素考慮,鄰居噪音擾民,雙方有無法協商的,可以先通過物管或居委會等進行調解處理,而不是直接報警處理。倘若鄰居屢勸不止的,就果斷報警;2、這時受害人可以收集證據資料,到法院起訴,要求鄰居停止制造噪音并賠償損失。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第五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典當業工作人員承接典當的物品,不查驗有關證明、不履行登記手續,或者明知是違法犯罪嫌疑人、贓物,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二)違反國家規定,收購鐵路、油田、供電、電信、礦山、水利、測量和城市公用設施等廢舊專用器材的;(三)收購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者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的;(四)收購國家禁止收購的其他物品的。樓上噪音擾民屢教不改,起訴流程是什么1、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4、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彭宗輝律師 執業3年 資質認證 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