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主要爭議為工傷事故后,勞動者繼續在單位工作是否能獲得停工留薪期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停工留薪期應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傷情確定,未實際停工且單位正常支付工資的情況下,不應支持停工留薪期工資。
法律分析
【案情】
2014年4月15日,原告金某某在公司吊裝器械時,不慎被壓傷右手食指,在醫院手術治療9天后,便回到公司上班。2015年1月,金某某申報工傷;2016年3月,經鑒定構成10級傷殘。在金某某的訴求中包含:要求公司按照月均6200元的工資標準,讓其享受4個月的停工留薪期待遇。法院經審理查明,事故發生后,公司持續向金某某發放了19個月工資,月均約為6050元。
【解析】
本案爭議焦點為:工傷事故后,勞動者繼續在單位工作的,能否在獲得勞動報酬的前提下,同時還能獲得停工留薪期待遇?筆者認為,停工留薪期應當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傷情確定,未實際停工的,且單位正常支付工資的,不應再支持停工留薪期工資。理由如下:
首先,停工留薪期取決于勞動者的傷情?!豆kU條例》第33條第2款規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延長。可見,該期間的長短、有無,是根據勞動者的受傷程度確定的。因此,只有在勞動者受傷需要治療、確實不能繼續工作的情況下,才有停工留薪期。司法實踐中,為了避免“小傷大養”“無限期休養”的不良現象,一般依據工傷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確定勞動者的停工留薪期。就本案而言,金某某的受傷部位為右手食指,治愈出院后,完全可以在8小時工作之外進行休養、康復。況且,金某某實際上也未停工休息,而是一直在單位工作了19個月,故客觀上不存在停工留薪期。
其次,停工留薪期是為保障勞動者獲得必要的救濟。《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第1款規定,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用人單位按月支付。在該期間內,用人單位應當視勞動者正常出勤,按月支付工資。筆者認為,工傷保險制度秉持“有利于勞動者”的基本原則,設置了包含“停工留薪期”在內的系列制度,目的是使因工受傷的勞動者,能夠及時獲得醫療救治與經濟補償,并使勞動者及其供養的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本案中,金某某受傷前的月平均工資為6200元、傷后為6050元,亦即,公司在工傷后連續19個月,給予金某某的工資福利待遇,基本不低于或者未明顯低于工傷前的水平。在此情況下,要求公司再向金某某支付4個月的停工留薪期工資,顯然加重了公司負擔,屬過度保護勞動者一方利益。
為您推薦:工傷賠償程序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人民法院)
(原標題:工傷事故后未停工能否獲得留薪期待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第五章工傷保險待遇第三十八條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受工傷后未停工能否獲得留薪期待遇 受工傷后未停工能否獲得留薪期待遇 受工傷后未停工能否獲得留薪期待遇 受工傷后未停工能否獲得留薪期待遇 為你推薦 停工留薪期未停工,如何享受工傷待遇 法律分析:勞動者工傷停工期間的,可以獲得勞動報酬,對勞動者應該享受的停工留薪而沒有停工的,沒有相關規定。故停工留薪期未停工如何享受工傷待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具體分析。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陳林律師 執業17年 資質認證 2022-04-27 工傷停工留薪期待遇 法律分析:工傷停工留薪期待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表。 朱楓律師 執業8年 資質認證 2022-01-19 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法律分析:職工發生工傷或者惠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期間可以享受以下停工留薪期待遇(1)停工留薪期內單位不得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2)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工資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等其他福利,用工單位不能只發基本工資。(3)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4)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5)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按照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祁正元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