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就醫時,不要使用他人病歷卡。企業可能會利用此事反誣職工受傷并非在單位內發生,造成工傷認定困難。職工應保留自己的醫療記錄,以證明受傷情況。同時,在填寫病歷卡時要準確填寫個人信息,以免引起混淆。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工傷認定提醒四:受傷就醫別“冒名” 工傷認定提醒四:受傷就醫別“冒名” 工傷認定提醒四:受傷就醫別“冒名” 工傷認定提醒四:受傷就醫別“冒名” 為你推薦 冒名職工發生工傷,不構成工傷保險關系嗎 一、冒名職工發生工傷,不構成工傷保險關系嗎1、算工傷。但被認定為工傷并不意味著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關系中的參保人是指參加工傷保險時所申報的人員,但發生工傷的“真正的員工”并沒有參加工傷保險,其與社保中心不存在工傷保險關系,所以,社保中心自然無義務給其核發工傷保險待遇。2、職工之所以能被認定為工亡,是因為職工冒用他人名義入公司,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法律意義上的職工,并且其死亡符合工傷認定的情形,所以能被認定為工亡。3、工傷保險關系不同于勞動關系,勞動關系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但是法律法規并沒有“事實上的工傷保險關系”的認定。每一個工傷保險關系的當事人必須是明確的,唯一的,必須是人身性與被保險人、受益人捆綁的,這樣才可以明確保險關系,固定風險范圍,明晰保險利益。4、對于賠償金額,如果與用人單位協商不成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二、請律師辦理工傷賠償案件怎么收費,律師收費標準按件收費一般無財產爭議性質的案件,都是采取按件收費的標準進行的,根據不同的案情收費一般在5000—20000.計時收費一般在律師提供前期咨詢服務的時候都是計時收費的,根據咨詢案件類型不同、復雜程度不同,一般收費是200—500元一小時。按標的額收費案件存在財產爭議的,一般以訴訟標的為基礎,按比例收取律師費。1.爭議標的在10萬元以下部分8%—10%,最低一般不低于5000元;2.爭議標的在10萬元以上但在100萬元以下部分6%—7%;3.爭議標的在100萬元以上但在500萬元以下部分5%;4.爭議標的在500萬元以上但在1000萬元以下部分3%;5.爭議標的在1000萬元以上但在5000萬元以下部分1%;6.爭議標的在5000萬元以上部分0.5%。以上數據均為部分收集整理和不完全統計,不具備普遍性,僅供參考。除了以上收費標準以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風險代理,風險代理收費方式一般為前期僅收取成本費用,判決后或者執行后按標的額一定比例收取費用,這個比例一般不超過30%。三、冒用他人身份并發生工傷,由誰承擔責任1、由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共同承擔責任。勞動者冒用他人身份就業,遭受職業傷害的,因為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為事實勞動關系,工傷認定前必須先對事實勞動關系進行確認。2、因為勞動者使用欺詐手段使用人單位違背真實意愿訂立勞動合同,本身存在過錯,一般都由勞動者本人承擔主要責任,用人單位因為沒有盡到審查義務承擔次要責任。《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勞動合同的無效】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陸劍豪律師 執業5年 資質認證 2023-07-27 工傷舉證責任 -工傷 法律分析: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徐煒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3-02-11 工傷認定醫療機構證明能給傷者嗎? 律師解析:工傷認定醫療機構證明可以給傷者,人社局自作出工傷認定決定書之日起,20日內分別送達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抄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認定辦法》 第二十二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日內,將認定工傷決定書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送達受傷害職工和用人單位,并需要抄送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周慧敏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3-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