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配稅后利潤時,應提取百分之十作為公司法定公積金,提取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作為公司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積金累計額達到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時可不再提取。公益金用于公司職工集體福利項目,如醫療設施、保險和養老保險等,不得用于個人消費。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新公司法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是多少 新公司法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是多少 新公司法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是多少 新公司法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是多少 為你推薦 新公司法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是多少? 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上一年度公司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在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決議,可以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潤,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東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一、公益金的用途是什么公司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后,即應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作為第二順位提取,一方面照顧到公司本身的發展,另一方面又考慮到公司職工的福利和生活,法定公益金只能用于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不能用作其他用途或生產經營資金。若公司董事、經理違反上述規定,將法定公益金挪作他用,一經發現,必須退回,并追究董事或經理的責任。1、法定公益金是從企業凈利潤中提取的,即使其提取的目的是為企業職工集體福利設施的購建,為企業的持續經營爭取更多的資金來源,其所有權最終歸企業投資者,且這部分資金來源與其他自有資金來源一樣,共同承擔企業的經營風險;2、企業為職工提供集體福利設施,目的是提高企業職工待遇、為企業正常經營和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相應的折舊費用應由企業承擔,計入當期損益,并依法享受稅前抵扣。而將折舊費用沖減任意盈余公積、減少投資人權益的做法,是沒有劃清企業經營風險與投資者的投資風險的界限,錯誤地將經營支出與企業經營虧損等同起來,劃給投資者承擔,這是不對的。 鄭萌律師 執業6年 資質認證 2022-11-25 新公司法公益金的使用是如何規定的? 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5%至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益金,公司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這一制度設計至少包括五個方面的含義:1)職工可以參與公司稅后利潤的分配;2)職工基于福利性質的利潤分配權優先于股東的利潤分配權;3)職工參與公司稅后利潤分配的比例法定化,為當年稅后利潤的5%--10%;4)公益金沒有累計提取最高金額的限度,凡有利潤均應提取;5)法定公益金的用途為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新《公司法》取消了上述強制性要求公司提取法定公益金的制度,之所以取消這一制度,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的考量:1.法定公益金制度混淆了職工報酬制度與社會保障制度的區別。原《公司法》設計的強制性提取法定公益金的制度安排,屬于計劃經濟的產物,事實上是用公益金制度替代應由政府承擔的社會保障職能,由公司及其所有者來承擔應由政府財政支出履行的社會義務。在目前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況下,公司對職工的責任主要體現在工資性的薪酬當中,職工的社會保障責任應該由政府承擔,特別是企業職工住房制度與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后,公司已經沒有必要為職工籌集住房資金和其他福利性資金,法定公益金制度失去了原來的用途,實踐中出現了大筆公益金長期掛帳閑置、無法使用的問題。因此,法律沒有必要、也不應該繼續設定法定公益金制度來解決職工的集體福利。2.法定公益金制度導致其形成的資產權屬不清。按照原《公司法》的法定公益金制度的設計安排,法定公益金是從公司實現的稅后利潤中計提,而從會計原理上來講稅后利潤卻屬于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是不能隨意沖減的,否則與《公司法》要求的資本維持原則相矛盾。但是,公司將提取的法定公益金用于購買職工住房等集體福利時,如果將產權過戶到職工名下,則意味著公司已經不再擁有這部分資產,如果不沖減,就虛增了公司資產;如果不將購買的職工住房過戶到職工名下,那么該資產依舊是所有者權益,依法應用于對公司債權人的清償,最終導致職工的福利性資產得不到法律上的保障,從而導致法定公益金制度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3.法定公益金制度會導致公司高管人員的道德風險。按照原《公司法》確定的公益金制度,在決定公益金的使用過程中,包含著權利的因素。在該權力的行使方面,高管人員具有更多的權力優勢和話語權,普通職工的決定權和使用權十分有限,因此,與普通職工相比,高管人員有更多的機會將公益金用于解決自身的福利。取消法定公益金制度,對于公司財務運作的直接影響是有效解決公益金長期掛帳閑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可供股東分配利潤,特別是對股東有現金股利偏好的上市公司而言,無疑是特大的利好。 覃程律師 執業7年 資質認證 2022-11-26 新公司法對公益金提取比例的規定 公司分配稅后利潤時,應提取一部分作為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公益金用于職工集體福利項目,如醫療保健設施、生活服務設施等,不能用于個人消費。公司在決定公益金使用時,應聽取工會和職工意見。法律分析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上一年度公司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在從稅后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后,經股東會決議,可以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潤,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東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公益金的用途是什么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益金是公司以法定比例,從公司的稅后利潤中提取的、用于職工集體福利的基金。因此,公益金的用途主要是為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項目,如修建醫療保健設施、生活服務設施、職工宿舍,用于醫療保險、勞動保護和保險、養老保險等。公益金不能用于職工的個人消費,如為職工發放獎金或其他福利用品等。由于公益金的使用關系到公司職工的切身利益,公司在研究決定公益金的使用時,應當事先聽取工會和職工的意見,并邀請工會或職工代表列席有關會議。結語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的公益金是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用于公司職工集體福利的基金。公益金的用途包括修建醫療保健設施、生活服務設施、職工宿舍,以及用于醫療保險、勞動保護和保險、養老保險等。重要的是,公益金不能用于個人消費或發放獎金等個人福利。在決定公益金的使用時,公司應事先聽取工會和職工的意見,并邀請工會或職工代表參與相關會議。這樣可以確保公益金的使用符合職工的利益和公司的規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 第一節 股 份 發 行 第一百二十六條 股份的發行,實行公平、公正的原則,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同次發行的同種類股票,每股的發行條件和價格應當相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所認購的股份,每股應當支付相同價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第三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第七十二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轉讓股東的股權時,應當通知公司及全體股東,其他股東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滿二十日不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視為放棄優先購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 第一節 股 份 發 行 第一百二十七條 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額。 趙惠廣律師 執業8年 資質認證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