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養老保險的好處包括信用水平高、基金規模大、普惠性強、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和發展。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居民養老保險的好處是怎樣的 居民養老保險的好處是怎樣的 居民養老保險的好處是怎樣的 居民養老保險的好處是怎樣的 為你推薦 居民繳納養老保險的好處 法律主觀:有些人認為個人既然能夠自己繳納社會保險,在要單位給交干嘛還要扣自己工資,下面為您介紹了 個人養老保險 金繳納與單位繳納的區別供您參考: 1、交費比例不同,有單位的,單位交12%,個人交8%,總共20%,個人名義自己交的,交費比例是20%,優惠了12%。 2、自己交的,到退休年齡帶上身份證、戶口簿、養老保險手冊去戶口所屬區的勞動局辦理退休。 養老金跟退休前1年當地社平工資、交費基數、交費時間有關,并且跟基數和時間成正比關系,多交多得跟交費比例是沒有關系的,所以,無論單位交還是自己交,只要退休時間一樣、交費基數一樣、交費時間一樣,養老金一樣多,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3、社保都是分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的。 有單位的,單位交的部分進入統籌賬戶,個人交的進入個人賬戶 自己交的,總交費的40%進入個人賬戶,其余60%進入統籌賬戶,相當于承擔了部分單位的交費。 知識拓展:什么是個人養老保險 個人養老保險以城鄉居民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人身保險。凡年齡在16周歲以上,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勞動的城鄉居民,均可作為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 個人養老保險的保險期限包括保險費繳費期和養老金額取期。保險費繳費期從被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并交納第一期保險費起,至約定繳費期滿為止;養老金領取從被保險人約定的繳費期滿的次月起,至保險人保險責任終止時止。 個人養老保險的保險合同對被保險人承擔下列保險責任:被保險人在養老金領取期內,可獲10年固定年金,如果被保險人在固定年金期間身故,其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可由其 法定繼承人 )可繼續領取至10年,保險責任方告終止;如果被保險人領滿10年固定年金后仍健在,則可繼續 領取養老金 直至身故,保險責任方告終止;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費繳費期內身故,可按規定領取死亡退保金,保險責任終止。 個人養老保險費繳付方式可按月、季、年交付,亦可在投保時一次性繳清,每個被保險人月交保險費不得低于20元,年交保險費不得低于200元。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分別為50、55、60、65等四檔,投保人可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檔次。被保險人交付保險費滿2年,如有急需,可憑單證向保險公司申請借款。借款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單現金價值的70%,借款期限不得超過7個月。借款本息在借款到期時一并歸還,逾期不還,借款本息達到退保金額時,保險效力終止。 個人養老保險為我國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江競律師 執業4年 資質認證 2023-05-24 養老保險有什么好處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簡單來說就是管你老了沒有工作的時候,還能解決溫飽。養老保險有利于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于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養老保險有利于社會的安全。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張朋律師 執業3年 資質認證 2022-01-25 居民養老保險的好處 法律主觀:居民社會 養老保險 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六個不同 1、保障對象不同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保障城鎮就業群體,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保障的是城鎮非從業居民群體。 2、實施強度不同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法律 法規 規定強制實施的,是雇主、用人單位包括勞動者個人都必須按照規定繳費基數和比例來繳費的,而居民養老保險強調的是由政府加以引導,政府補貼城鄉居民積極參保。 3、繳費標準不同 在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有規定的繳費比例、規定的領取資格、規定的支付標準總體來講是沒有太大的彈性的。而新農保里有一條原則叫做“有彈性”,比如設計的繳費標準從100元到00元、300元、400元、500元。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進行選擇。同時允許地方增設繳費標準,可以向上增設,也可以向下增設,這就是為了適應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民收入水平差異相對較大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 4、籌資結構不同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主要籌資方是用人單位,雖然個人也繳費,但用人單位繳的是主要部分。而新農保的主要供款方是政府,政府給了現在的老年人基礎 養老金 ,同時對中青年的繳費也予以補助。最大的不同就是第三方籌資結構,不僅僅局限于集體經濟,國家還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5、統籌機制不同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的繳費部份納入 社會保險 統籌基金,不記入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因此,如果參保人以靈活就業方式繳費的。其中60%的個人繳費要納入社會統籌基金,只有40%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而居民養老保險沒有進行統籌,不論是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還他人資助全部記入本人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6、待遇計發不同 不論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但二者的計發辦法不盡相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辦法相同的,都是以個人達到60周歲,或 退休年齡 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于139。139指個人賬戶計發系數。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二者不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是以絕對額來確定的。目前,國家規定的全國統一的最低標準是每人每月55元。地方可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較為繁雜,其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 工資 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相加后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加發1%。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按照參保人員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確定。計算參保人員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時,應當包括其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工資指數。 以上就是一些有關于職工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的相關信息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金雅東律師 執業13年 資質認證 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