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與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非法集資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以上兩種犯罪行為,給人民群眾的財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社會危害性較大,因此均是受到我國嚴厲打擊的。
一、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二)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必須實施了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
(三)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上由故意構成,且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即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將非法聚集的資金據為己有的目的。
(1)侵犯的客體不同。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則是單一客體,即公私財物的所有權;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侵犯了國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2)侵犯的對象不同。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對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單位的公私財物;而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則是社會不特定公眾或單位的資金。
(3)客觀方面不同。集資詐騙罪雖是公開進行詐騙活動但行為人一般在較小的范圍內對某一特定的人或單位,采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進行;而詐騙罪則是采用大張旗鼓、規模較大、公開的方式,有的甚至運用新聞媒體大造輿論,并以高回報、高利率為誘餌,以便讓更多的公眾或單位上當受騙。
(4)詐騙數額不同。集資詐騙罪的數額一般都比詐騙罪的數額小,從而兩罪的起刑點有較大的差異,集資詐騙罪的起刑點比詐騙罪的起刑點低。
(5)犯罪主體不同。集資詐騙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屬于單一主體;而詐騙罪的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屬于復雜主體。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的中間人怎么判
中間人在非法集資活動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構成共同犯罪,但往往涉及人數眾多,情況復雜,在中間人的共同犯罪處理應注意把握以下兩個方面的情形:1、中間人和上線共同構成犯罪的情形:如中間人乙明知甲非法集資,受甲委托幫助甲向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或者主動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交予甲。不論其是以自己的名義,還是以甲的名義,也不論其是否從中牟利,因為其主觀上和甲有共同非法集資的故意,客觀上幫助甲實施了非法集資的行為,都和甲共同構成犯罪。2、中間人單獨構成犯罪的情形:如乙以自己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吸收資金,而以更高利息放貸予甲,以賺取利息差,則中間人乙獨立于甲之外單獨構成犯罪,此種情形有三:(1)乙只是吸金轉貸,并無揮霍、截留行為,按承諾支付下線本息,則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2)乙在吸金過程中,將部分吸收的資金用于揮霍或者截留隱匿、占為已有,最終造成下線資金虧空,此時其主觀故意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對其應定集資詐騙罪;(3)在甲將資金返還給中間人乙時,乙私自截留、占為已有,不再返還給自己的下線,此時其主觀故意亦具有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對其應定集資詐騙罪。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寶 AI智能咨詢 法律計算器 法律意見書 法律文書 去提問 非法集資與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的區別 非法集資與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的區別 非法集資與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的區別 非法集資與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的區別 為你推薦 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區別 法律分析: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犯罪的客體方面,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不僅侵犯了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而且同時侵犯了出資人的財產所有權;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侵犯的則是單一客體,即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第二,在犯罪的客觀方面,集資詐騙罪中,行為人必須以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詐騙方法,為構成犯罪的要件之一;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則不以行為人是否使用了詐騙方法作為構成犯罪的要件之一,而且行為人通常在吸收存款或者募集資金時,雖有可能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行為,但不會遮掩其盈利的主觀意圖。第三,集資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占有募集的資金;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目的則是企圖通過吸收公眾存款的方式,籌集資金,進行贏利,在主觀上,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眾存款的目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李林澤律師 執業12年 資質認證 2022-01-18 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區別 法律分析: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不同,非法集資罪是行為人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行為人只是臨時占用投資人的資金,行為人承諾而且也意圖還本付息。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王龍律師 執業8年 資質認證 2022-01-25 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區別 法律分析:1、概念不同。2、客觀方面表現不同。前者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后者表現為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3、主觀方面不同。前者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后者具有非法占有集資款的目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胡金東律師 執業14年 資質認證 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