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簡介:目前,聯名產品令人眼花繚亂,聯名逐漸成為品牌營銷的一種方式。但是品牌聯名真的是好生意嗎?作者在文章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讓我們看看。
目前,世界各地的聯名產品令人眼花繚亂:奈雪和好歡螺的螺螄粉歐寶、椰樹和瑞幸的椰云拿鐵、優衣庫和不同品牌每年推出的合作模式……品牌為吸引眼球各出奇招。
瘋狂背后,這樣的聯名會反噬品牌本身嗎?
我的回答是:是的,在這種品牌聯名混亂之后,品牌認知危機逐漸出現。
一、品牌聯名有兩種方式1. 品牌社交品牌聯名不是新現象。事實上,最早的品牌聯名可以追溯到明星代言,即明星個人品牌和商業品牌的聯名。
常見的品牌聯名形式是一個地位和影響力相似的品牌,交換一系列流量和用戶,實現雙贏的目的。這種平等身份的聯名稱被稱為品牌社交網絡。
2. 品牌租賃另一種品牌聯名方式,我們可以稱之為品牌租賃。
在品牌真正形成之前,如果你想利用其他品牌的影響來增加你的銷售,收獲你的粉絲,你通常會以一定的成本租用別人的品牌,比如為你的公司或產品付費。
一些創業品牌和一些傳統大品牌或傳統大品牌IP聯名也屬于租賃方式。本質上,大品牌的聯合使用是以一定的成本進行的。當然,這種租賃有的用錢,有的用資源。
為什么網絡名人能和比其勢能大很多的品牌聯名跨界?
這里的網紅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這叫新鮮感成本。
這種新鮮感成本也是雙方資源置換的前提:網絡名人知名度高,有種草拔草的沖動,大品牌大IP需要喚醒人們關注的品牌會愿意與網絡名人聯名。
近年來,消費品品牌非常活躍,品牌聯合名稱是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營銷和推廣手段。因此,聯合名稱活動將被許多品牌、社交網絡和租賃所采用。簡而言之,它可以快速實現人群交流,這是品牌增值增益的一種方式。
二、品牌無效聯名三種情況目前,聯名越來越猖獗。太多的品牌聯名踩坑,與不合適的品牌聯名,就像人際關系中的無效社交。時間、精力和成本只是一些膚淺的友誼。
無效的社交品牌也會逐漸導致品牌認知度越來越低,效率越來越低。
哪些情況會導致品牌聯名中的無效社交?
1. 第一種情況:品牌和聯名對象的品類沖突很強我以前見過一個氣泡水和白貓洗滌劑聯名。雖然這個聯名更引人注目,但你有一種感覺:喝完這種飲料后,你會吐出洗滌劑的氣泡。
飲料與日化產品的聯名,這類產品的沖突,既不會增強飲料的美味屬性,也不會增強洗滌劑的清潔屬性。這是無效的社交和無效的品牌聯名。
2. 二是品牌聯名過于頻繁想象一下:有一個人喜歡和大老板合影。今天和追A老板合影,明天和B老板合影。看來這個人在不斷經營自己的品牌。其實這個人很有可能被認定為合影專業人士。
大家只記得合影中的重要人物,很容易忽略旁邊合影的配角。
這樣的配角本身就不會成為真正的品牌。
3. 第三種情況:同階段兩個知名度低的品牌聯名兩個較弱的品牌聯名實際上是資源的損失和浪費。
因為雙方都沒有很強的市場意識,即使他們的品牌能觸及火花,也不建議這樣做。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品牌很可能會使原本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產品類別定位渾濁,但失去了以前艱苦經營的品牌形象。
聯名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使用時要小心。
三、給品牌聯名一些更務實的建議在品牌早期,過度聯名不僅會破壞品牌不易建立的清晰定位和人群,還會進一步降低聯名后品牌的認知度和認知度。
聯名不是沒有成本的,一切都有成本。即使不考慮經濟投入,也要考慮能源投入:營銷、營銷、品牌部門相關人員的時間成本、業務、策劃的內容成本。……品牌聯名雖然好,但不要貪多。
就像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無效的社交,品牌之間也有無效的聯名。真正的社交和聯名背后的勢能一定是一加一大于二。如果一加一小于二甚至小于一,那肯定不劃算。
一個好的聯名確實可以通過快速的粉絲置換獲得一定的收入,但一個品牌的建立絕不能僅僅通過聯名一路崛起。聯名只是眾多品牌建設手段之一,不要有一招鮮吃遍天的幻想。
作者:李倩;編輯:岑岑;微信官方賬號:李倩說品牌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7iw_1gQquPcnP6LHpRWV6Q
本文由 @李倩說品牌 每個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電腦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