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負責官員的選拔、任命和考核等事務,相當于現代的組織部門。戶部:掌管土地、戶籍、賦稅和財政政策等事宜,類比現代的民政部和財政部。禮部:主管儀式、科舉、學校等事務,相當于現代的教育部和禮儀部門。兵部:負責軍事事務,包括軍事行動和國防建設,類比現代的國防部。刑部:處理司法和刑獄事宜,相當于現代的司法部。工部:負責工程營造、水利和屯田等事務,類比現代的建設部和水利部。三省六部制:這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起源于隋朝,唐朝得到完善,此后直至清朝末期,基本保持不變。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則是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個部門下設有四個司,共計二十四司。這一制度在歷史發展中經歷了多次調整,但到了隋朝時期,三省六部的組織形式和權力范圍才最終確定。它們主要負責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執行。歷代統治者根據需要對這一制度進行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修改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