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5/wz/18350036852.jpg)
根據《上海縣志》的記錄,五十年代后期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0.92歲,六十年代上升至21.5歲,而七十年代則進一步增至24.96歲。在舊時習俗中,早婚是很常見的,許多人會在三、四歲時“拿八字”,七、八歲時定親。一般而言,人們在十七八歲或二十歲時結婚。舊時還有“十三歲做娘天下通行”的說法。彩禮方面,上世紀五十年代,彩禮的一般范圍是150至200元,隨后逐漸增加到二三百、三四百元。有時候,還會準備絨線、呢絨大衣等物品。到了六七十年代,大衣和上海牌手表成為了彩禮中的常見物品。而到了八十年代后,黃金首飾成為了流行的彩禮。進入21世紀,由于雙方通常都是獨生子女,出現了“兩面蹲”的習俗,即兩邊家庭都準備彩禮。也有一些情況下,彩禮不再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