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納米紫外光怎么能測得
13.2納米紫外光怎么能測得
1、測量儀器:紫外照度計。2、測量部位:操作人員的面、眼、肢體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輻照度或照射量。使用防護用品如防護面罩時,應測量罩內眼、面部輻照度或照射量。3、測量方法:校準儀器。從儀器大量程開始測量,測量值不應超過儀器的測量范圍。計算混合光源的有效輻照度需分別測量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短波紫外線的輻照度,然后將測量結果加以計算。計算公式為:Eeff=0.00011×EA+0.64×EB+0.5×EC。4、式中:Eeff——有效輻照度,W/cm2。EA——所測長波紫外線(UVA)輻照度,W/cm2。EB——所測中波紫外線(UVB)輻照度,W/cm2。EC——所測短波紫外線(UVC)輻照度,W/cm2。也可參照《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紫外輻射》(GBZ/T189.6—2007)標準。
導讀1、測量儀器:紫外照度計。2、測量部位:操作人員的面、眼、肢體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輻照度或照射量。使用防護用品如防護面罩時,應測量罩內眼、面部輻照度或照射量。3、測量方法:校準儀器。從儀器大量程開始測量,測量值不應超過儀器的測量范圍。計算混合光源的有效輻照度需分別測量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短波紫外線的輻照度,然后將測量結果加以計算。計算公式為:Eeff=0.00011×EA+0.64×EB+0.5×EC。4、式中:Eeff——有效輻照度,W/cm2。EA——所測長波紫外線(UVA)輻照度,W/cm2。EB——所測中波紫外線(UVB)輻照度,W/cm2。EC——所測短波紫外線(UVC)輻照度,W/cm2。也可參照《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紫外輻射》(GBZ/T189.6—2007)標準。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1125/wz/18353499752.jpg)
物理監測方法。1、測量儀器:紫外照度計。2、測量部位:操作人員的面、眼、肢體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輻照度或照射量。使用防護用品如防護面罩時,應測量罩內眼、面部輻照度或照射量。3、測量方法:校準儀器。從儀器大量程開始測量,測量值不應超過儀器的測量范圍。計算混合光源的有效輻照度需分別測量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短波紫外線的輻照度,然后將測量結果加以計算。計算公式為:Eeff=0.00011×EA+0.64×EB+0.5×EC。4、式中:Eeff——有效輻照度,W/cm2。EA——所測長波紫外線(UVA)輻照度,W/cm2。EB——所測中波紫外線(UVB)輻照度,W/cm2。EC——所測短波紫外線(UVC)輻照度,W/cm2。也可參照《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紫外輻射》(GBZ/T189.6—2007)標準。
13.2納米紫外光怎么能測得
1、測量儀器:紫外照度計。2、測量部位:操作人員的面、眼、肢體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輻照度或照射量。使用防護用品如防護面罩時,應測量罩內眼、面部輻照度或照射量。3、測量方法:校準儀器。從儀器大量程開始測量,測量值不應超過儀器的測量范圍。計算混合光源的有效輻照度需分別測量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短波紫外線的輻照度,然后將測量結果加以計算。計算公式為:Eeff=0.00011×EA+0.64×EB+0.5×EC。4、式中:Eeff——有效輻照度,W/cm2。EA——所測長波紫外線(UVA)輻照度,W/cm2。EB——所測中波紫外線(UVB)輻照度,W/cm2。EC——所測短波紫外線(UVC)輻照度,W/cm2。也可參照《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紫外輻射》(GBZ/T189.6—2007)標準。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