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乙未年。
解釋:
在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元法中,每一年都與一種天干和一種地支相結合,組成了一個特定的組合,以此來表示年份。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兩者的組合,按照固定的順序依次排列,六十年一個循環。
當我們需要確定某一年份對應的干支時,可以按照天干的順序從甲子開始推算。天干每隔一年循環一次,而地支則是每隔十二年循環一輪。具體到2015年,可以通過干支紀年的規律計算得知。在已知基礎上往前推算或借助天干地支的循環周期表,可以確定2015年是乙未年。這是因為“乙”是天干中的第二個,“未”是地支的第八位,組合起來形成了該年份的特定干支組合。
干支紀元法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時間記錄方法,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對時間循環和宇宙變化的深刻理解。至今,雖然現代公歷已經普及,但干支紀元法在中國的一些傳統場合和歷法研究中仍然被保留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