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8/wz/18375302052.jpg)
1. 獨立教會是指在法規和行政方面享有全部獨立權并可自選大主教和主教的教會;有時也指不依附教郡都主教管轄的個別教區。2.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自主教會多為民瞎乎族教會,亦有地區性教會。3. 君士坦丁管區希臘語系最大的獨立教會。管轄土耳其、克里特、愛琴海諸島的正教徒和散居于俄羅斯、烏克蘭、波蘭、阿爾巴尼亞等地的希臘移民中的正教徒,以及阿托斯半島圣山上的修道院和芬蘭正教會。4. 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原為古代基督教的重要中心之一。相傳由使徒安德烈始建主教座堂于此。4世紀以來,位居東派教會四大牧首區之首。到10世紀,設有624個主教區。5. 拜占廷滅亡后,該牧首區處于受奧斯曼帝國保護地位。此后一些原屬該牧首區的教會相繼獨立,但君士坦丁堡牧首區仍保持其榮譽首席地位。6.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在土耳其有希臘族人150萬。1922年土、希戰爭后,希臘人口大為減少。1955年9月土耳其發生反希臘人和基督徒的騷亂,君士坦丁堡的正教會進一步削弱。7. 阿托斯圣山上的修道院,至今仍保留著東正教隱修制度的特點,并珍藏有大量古代圣經抄本和遺物。8. 芬蘭正教會原為俄國傳教士于12世紀時建立,屬俄羅斯正教會系統。1919年莫斯科牧首批準芬蘭教會自治。1923年歸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管轄。9. 牧首座堂在希臘基菲西亞。最高首腦稱亞歷山大里亞和全非的教父和牧首。10. 安條克管區安條克原為古代基督教中心之一,相傳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堂于此。牧首區在正教尊稱上位居第三,原管轄敘利亞、小亞細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等地教會。11. 6世紀又有一部分分離為一性論派。其中仍保持正教信仰的教徒,于東西教會大分裂時,隨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同天主教分裂。12. 現設19個主教監管教區,分布于敘利亞、黎巴嫩、土耳其、伊拉克及美國、巴西和阿根廷。在禮拜中主要用阿拉伯語,也用希臘語或英語。13. 安提阿正教牧首所屬的正教會。安提阿原為古代基督教重要中心之一。相傳由使徒彼得始建主教座于此。14. 現轄主教監管教區19個。中心設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最高首腦稱作大安提阿和全東方牧首。15. 耶路撒冷管區耶路撒冷據信為基督教起源地,故耶路撒冷教會在古代基督教中占有特殊地位。按尊稱名列第四。16. 12世紀初,十字軍在耶路撒冷建立拉丁王國后,天主教神職人員在該地曾占顯著優勢。17. 隱修院內禮拜用希臘文,一般教堂的禮拜則晌舉用阿拉伯文。18. 希臘教會指希臘本土的正教會。拜占廷和奧斯曼帝國期間,希臘正教會屬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治理。19. 所屬各教區,名義上仍屬君士坦丁堡管轄。在雅典和塞薩洛尼基亞有兩所神學院,總會設雅典。20. 阿托斯山修道院、帕羅斯島的隆哥法達隱修院和帕特摩斯隱修院在希臘正教會中亦有很高地位。21.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希臘出現以神學家弟兄會為代表的自發傳教運動,由受過高等教育,嚴守宗教規戒的司祭和平信徒組成,從事傳教及教育工作。22. 塞浦路斯教會據傳為巴拿巴于1世紀創立。431年以弗所公會議承認其自治,屬安提阿牧首管轄。23. 1448年宣布自主。1831年希臘獨立戰爭期間,島上所有的主教和幾個修道院長都被土耳其人處死。24. 在1878~1958年英國占領期間,主教們在要求與希臘合并的伊諾西斯運動中起著領導作用。25. 1956年,馬卡里奧斯大主教被英國人放逐。1960年,塞浦路斯共和國宣布獨立。教會的自主地位得到保證,馬卡里奧斯被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26. 教徒絕大部分為希臘族,禮儀使用希臘語。總部設首都尼科西亞,首腦稱新查士丁尼安和全塞浦路斯大主教。